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七章 迎接(1 / 2)

老同事沉默了。

他何尝不想?

但他没有陈庆山的勇气。

“那......祝你成功。“他拍了拍陈庆山的肩膀。

“借你吉言。“

东西都搬上车了。

郑昊和陈庆山坐上吉普车,向火车站开去。

车子开出研究所大门的时候,陈庆山回头看了一眼。

那里,有他四十年的青春。

但从今天起,他要开始新的征程。

为了心中那个梦想——

做出真正的国产数控机床。

让中国制造,不再受制于人。

车子驶上大街,融入茫茫车流。

夕阳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一老一少,为了同一个目标,踏上了新的旅程。

火车上,陈庆山拿出一个小本子,在上面写写画画。

“陈总工,在写什么?“郑昊凑过去看。

“研发计划。“陈庆山头也不抬,“既然要做,就要做得专业。得有详细的技术路线图。“

郑昊看着老人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人。

一旦决定做一件事,就全身心投入。

“数控机床,核心是三大系统。“陈庆山边写边说,“数控系统、伺服系统、机械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一大堆技术难题要攻克。“

“您觉得最难的是哪个?“郑昊问。

“数控系统。“陈庆山毫不犹豫,“特别是控制算法和软件。这需要既懂机械,又懂电子,还要会编程。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不多。“

“那您认识这样的人吗?“

陈庆山想了想:“有一个。北京机床研究所的周工程师,四十多岁,是国内少有的控制系统专家。但这人脾气怪,不好请。“

“为什么脾气怪?“

“因为他是个完美主义者。“陈庆山说,“他主持过好几个项目,但都因为看不惯单位的官僚作风,中途甩手不干了。现在在研究所里,基本上是被边缘化了。“

郑昊眼睛一亮:“这样的人,正好适合我们。“

“你确定?“陈庆山看着他,“这人真的很难搞。“

“越是这样的人,越是真正的技术人才。“郑昊说,“陈总工,等回去安顿好您,我立刻去北京。“

陈庆山点点头,继续在本子上写着。

郑昊看着窗外飞驰的景色,脑子里已经在盘算下一步的计划。

请到陈总工,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要组建完整的研发团队。

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软件编程、精密加工......

每个方向都需要顶尖的人才。

而且,还要建设配套的实验室和车间。

要采购大量的设备和仪器。

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但他有信心。

因为他知道,在座的这位老人,以及即将加入的那些专家,都是真正为技术而活的人。

三天后,火车终于到了济南。

郑昊安排人接了陈庆山和那一卡车的资料,直接回西尧村。

到厂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三个哥哥都等在厂门口。

“老四,这位就是陈总工?“郑建国迎上来。

“对。“郑昊介绍道,“陈总工,这是我大哥郑建国,负责生产技术。“

“陈总工您好!“郑建国热情地握手。

“这是我二哥郑建军,负责行政管理。“

“陈总工辛苦了!“

“这是我三哥郑国庆,负责市场销售。“

“陈总工欢迎欢迎!“

陈庆山被三兄弟的热情搞得有些不好意思:“你们太客气了。“

“应该的应该的。“郑建国说,“陈总工,您的住处我们已经收拾好了。就在厂区旁边,两室一厅,家具家电都配齐了。“

“这么快?“

“我大哥办事效率高。“郑昊笑着说,“陈总工,咱们先去看看住处,满意不满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