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7章 登报了(2 / 2)

现在宋坤对崔娴的话,深信不疑。她让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这份报纸留给你。”宋坤把没有折痕的报纸,留在崔娴这,登上自行车就出去了。

崔娴看了一眼报纸,出去把作坊大门锁上。

马桶、蹲厕、洗漱盆、盘、碗、杯子、调羹、汤勺、茶水等都泡过釉水,现在全部都阴干了。

崔娴想试一下,以烧瓷器的工艺来烧制陶器,效果会如何。

有想法,就抓紧行动起来。崔娴用压缩过的黄泥,做出直径4厘米,高4厘米的水缸两个。捏在手里看着,就跟两个小酒盅似的。

如果放大来,这个小酒盅就会变成直径4米,高4米的超大水缸了。

制作好了,挂釉,阴干,跟其他瓷器坯子,一起装到烧窑里面。崔娴把煤也放好了,再封窑,点火升温。

这是崔娴第一次烧瓷器,过程要多关注几分。不过烧制的手法,跟烧制青砖也差不多,就是温度要高于300度,达到1200-1400度才行。

崔娴盯着煤炭燃烧出的火焰,歪着脑袋看了一眼天空。瞧着日头上来,照在身上暖和许多。毕竟都十二月份了,这地方各处都天寒地冻的。

现在作坊外面,已然成了一片黄色的世界,草木的颜色也被掩盖在黄土之下。猫冬的日子来了,柴草准备充足的人家,哪怕是吃不饱,也能窝在屋子里头,不至于这天寒地冻的,再出去找柴火。

至于那些寻常懒惰些的,要是不想被冻死,就只能顶着寒风,出去捡柴。近处的,早就被人给划拉干净,要想找些个扛烧、禁烧的大木棍,就只能再往远了走。

而这肚子填不饱的情况下,死冷寒天往远处走,无异于在鬼门关边缘徘徊。

今儿听宋坤说,安置点那几个人,谁也不想出去找柴火。就琢磨着,想花钱买煤炭。但是这论及出钱了,有人愿意又有人不愿意。

宋坤怎么说来着: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旺。他们几个男人倒是不怕什么,就怕女人扛不住。

可赵红妆和冷静,压根不愿意出去捡柴。章淑英拉着郭大雄出去捡柴了,又不想给她们俩用,吭哧瘪肚弄回来一大捆的柴火,烧的屋子里暖呵呵的,平白让赵红妆和冷静享受了。

可若是出钱,章淑英又囊中羞涩。宋坤现在手里头有些钱,出钱出力他都没所谓。

听刘建军说,要是再不团结一致,对抗寒冬,倒不如拆伙自己管自己好了。别说,这提议还真有人同意。

不过崔娴觉得啊,拆伙每个知青单独另起炉灶的事儿,不太现实。同住一个知青点,各管各的,说出去都不够让社员笑话的。

崔娴说,眼下宋坤还是小组长,内部团结还是要搞好的。可宋坤也着实无奈,他也想搞好团结,可其他人也要配合才成。

崔娴收回视线,是啊,安置点这几个,谁也不是省油的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