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神色一冷,淡淡道:“那贫僧只能送你归西了。”
话音落下,他五指猛然收紧。
喀喀喀!
喉骨碎裂,黑袍男子眼神涣散,发出咯咯的怪响。
片刻后,他的身体彻底失去了生机,软塌下来,只剩一层空壳。
“阿弥陀佛。”法海低声念了一句,转身走向门外。
吱呀——
门刚打开,一位女子焦急地站在门口。
“女施主。”
法海微微皱眉:“贫僧不是说过,今晚不可出门?”
“不是我,是我父母!”女子急忙解释。
“嗯?”法海停下脚步,看向她:“出了什么事?”
女子神情黯然,缓缓说道:“父亲昨晚受了风寒,病情加重,母亲让我来请您帮忙。”
法海沉吟片刻,语气平静:“施主,贫僧不通医术,这类病症还是请大夫吧。”
女子急了,赶紧说道:“大师,您先别走,试试看吧,也许真能救他。”
法海迟疑了一下,点头答应:“好,贫僧就试一试。”
说罢,法海随她进入屋内,为女子的父亲检查一番。
果然只是风寒引起的高烧,并不致命,但若调养不当,容易落下病根。
女子见父亲病情稳定,喜极而泣,连连向法海叩谢。
法海微微一笑,轻声道:“阿弥陀佛,施主,贫僧就此别过。”
女子连忙将法海送出门外。
法海刚离开,门便被推开,一位年迈的尼姑带着几名弟子走进来。
“爹,娘!”
女子连忙扶住父亲,轻声问:“爹,你感觉如何?”
男子咳嗽几声,声音沙哑:“玉儿,快去找大师,让大师来看看爹的病。”
“好,我这就去,请大师马上过来。”
——
山风微凉,法海从女子家中离开后,一路直行,来到了山顶的庙宇。
他在山腰处停下脚步,望着眼前的寺庙,心中泛起一丝敬意。
青瓦飞檐,庄严肃穆,这座古刹散发着岁月的沉香。
“法海,来参拜了。”
法海双手合十,深深一躬,然后静静站在原地等待回应。
不知过了多久,大殿内忽然传来一声威严的喝问:“谁允许你擅闯我禅房!”
话音落下,一名身材高大的和尚从禅房中走出。
此人三十上下,面色冷峻,一身灰袍,神情沉稳,透着一股不容亲近的气场。
“法海,拜见师伯。”
法海一看此人,立即躬身行礼,态度恭敬。
这位被唤作师伯的和尚,是一位修行深厚的高僧。
他早年远赴天竺,因缘际会拜入摩尼寺住持慧智大师门下,修习佛法。
临别之时,他赠予师兄慧明大师一部《金刚经》。
法海天资聪慧,半年之内便将此经参悟透彻。
这份成就,也被慧明大师记下。
慧明大师极为欣慰,认定法海日后必成大器,流芳百世,受世人敬仰。
临别之际,他还特意叮嘱慧心大师,将此事记录在册,留给后人传颂。
可惜的是,法海虽悟性极高,根基却不够深厚。
三年过去,他的武学境界,仍停在黄阶中级。
这让慧心大师颇为失望,甚至有些惋惜。
——
“慧心师叔祖离开已三十八年,不知如今可还安好?”
法海心中暗想。
慧心大师天赋卓绝,据说已有玄阶初期的修为。
但他三十六年前便已云游四方,至今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