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瑶将人带回了营地。
他本要拼死挣扎。
但看到孟瑶亮出的军令,先是一怔,继而大喜。
“原来竟是友军!我差点将您当成山匪流寇的探子!”
孟瑶:……
她一身正气,怎么会被眼前人当成流寇?
他是眼瞎吗?!
见孟瑶脸色不虞,那人慌忙解释道:“毕竟军队之中,怎么可能有女子。”
孟瑶黑了脸。
不再理会。
与刘念一同回到营地后,廖长风满脸惊讶。
看着眼前的俘虏,感慨道:
“郡主出手也太快了!”
这速度,简直像是闯进去,拎起一个人就走。
孟瑶面颊有些泛红,目光不自觉掠过身后。
那里空无一人。
楚墨渊没有跟来。
他的身份不能暴露。
如今,除了她和刘念,再无人知道堂堂的皇长子是在装傻。
孟瑶没有回应廖长风的惊叹。
时间紧迫,她让被擒来的“俘虏”把知道的一切,全讲出来。
“俘虏”见友军问询,便竹筒倒豆子一般:
他是寒光城守军。
十年前楚吴边境大乱,他随家人一同逃难。
听说寒光城富庶,便直奔此处。
他们初来北地,人生地不熟,好在遇到了一名千夫长,将他们带进了寒光城。
给了他和家人一小薄田,供其生计。
这座寒光城并不如传闻中的富裕,地处偏远不说,还三面环山。
并但胜在百姓和乐。
后来,对方又劝他从军,他欣然应允。
十年戎伍,五年前,他被调往茂山。
与他一同来的两千人,由一副将与两名千夫长统领。
副将说,这里是楚国官营的铁局。
那些劳工都是各地不服管教的逃奴,还有死刑犯。
再加上附近还有流寇和山贼虎视眈眈。
需要他们严密监守。
由千夫长带领,昼夜交替,不得有误。
他的话说完,几人都沉默了。
廖长风的沉默,是因为心中惊叹。
果然如郡主所言,这二十万私兵中,竟真的有人不知道自己身份,在为叛军卖命。
但同时,他亦感觉到一丝可怕。
他记得寒光城在百里之外,是北地最丰硕之处。
根本不是三面环山。
可见,那人被带去的,并不是真正的寒光城。
端王竟在北地,造了一座假的城池,瞒天过海。
而孟瑶的沉默,却更为深沉。
在端王的劝降信和认罪书中,从未提过茂山“假寒光城”的存在。
他是故意隐瞒不说,还是心存侥幸以为她不会查到?
还有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茂山中的这些私兵,应当如何处置?
眼前这人,从军十年,却不知道自己加入的乃是叛军。
他们或许只是个无辜卒子,但组合起来的人,已被裹挟进叛军大潮。
“眼下如何是好?”廖长风问道。
强攻看来是不行的,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
时间更是耽误不起!
否则惊动了叛军,他们要面临的就是二十万大军的前后夹击。
思忖许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