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废弃山村黑煞显(一)(第1/2页)
萧琰盯着电脑屏幕上那封匿名邮件,指尖在键盘上悬停许久。邮件内容简短得有些诡异:“望风崖下,黑石村,七月十五,黑煞将至,若寻真相,速来。”末尾没有署名,只有一个模糊的、像是用炭笔勾勒的山村轮廓附件。
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作为一名自由撰稿人,萧琰常年痴迷于各种民间异闻和未解之谜,此前也跑过不少偏僻之地,但“黑石村”这个名字,他却从未在任何资料里见过。望风崖位于省境边缘,那里山势险峻,人迹罕至,相传几十年前曾发生过一场大地震,不少村落都在那场灾难中被毁,难道黑石村就是其中之一?
好奇心像藤蔓一样缠绕住他的心。最近半年,他一直卡在新作品的瓶颈期,写不出任何有新意的内容,编辑的催稿信息已经堆积了好几条。如果这封邮件真能带来一个独特的故事,或许能让他摆脱困境。更重要的是,“黑煞”两个字让他莫名在意——他的祖父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风水先生,生前常跟他提起“黑煞”,说那是怨气凝结而成的凶煞,一旦出现,必有血光之灾,只是祖父从未说过黑煞具体会在何处显现。
萧琰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那本泛黄的《民俗异闻录》,这是祖父留下的遗物。他翻到关于“煞”的章节,里面只寥寥几笔提到黑煞:“黑煞者,聚阴地之怨,吸生人之气,形若黑雾,遇者则失魂,多现于荒村废宅。”文字旁还有祖父用红笔标注的小字:“黑石有险,避之则吉。”
看到“黑石”两个字,萧琰的心脏猛地一跳。祖父竟然知道黑石村?可他从未跟自己提过。难道这其中真的藏着什么秘密?他不再犹豫,立刻开始收拾行李。登山靴、冲锋衣、手电筒、指南针,还有祖父留下的那枚据说能辟邪的铜铃,他都一一塞进背包。
第二天一早,萧琰就踏上了前往望风崖的路。先坐火车到县城,再转长途汽车到乡镇,最后租了一辆摩托车,才勉强抵达望风崖脚下。摩托车司机得知他要去黑石村,脸色瞬间变了:“小伙子,那地方可去不得啊!几十年前大地震后就没人住了,听说后来还有人进去探险,结果再也没出来过,都说是被山里的脏东西缠上了。”
“大叔,我就是来采风的,写点民间故事,不会深入的。”萧琰笑着解释,心里却更加确定,黑石村一定不简单。
司机拗不过他,只能把他送到山路口,临走前还塞给他一瓶白酒:“这酒能驱寒,也能壮胆,要是遇到不对劲的事,就赶紧跑出来。”
萧琰道谢后,背着背包走进了山林。山路崎岖难行,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阳光只能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零星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腐叶味,偶尔还能听到不知名的鸟叫声,让这片山林显得格外寂静。
他按照手机导航(虽然信号时有时无)和指南针的指引,一步步向山里走。走了大概三个多小时,脚下的路渐渐清晰起来,不再是杂乱的灌木丛,而是一条用石头铺成的小路,显然是人工修建的。萧琰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离黑石村越来越近了。
又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片开阔地。当黑石村的全貌展现在萧琰眼前时,他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整个村子坐落在山谷之中,周围被群山环绕,像是被隔绝在世界之外。村子里的房屋大多是用黑石建造的,屋顶的瓦片早已破碎不堪,墙壁上爬满了藤蔓,不少房屋的门窗都已经腐朽倒塌,只剩下断壁残垣。村口的一棵老槐树枝干扭曲,叶子枯黄,像是一只干枯的手伸向天空,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更奇怪的是,村子里静得出奇,没有一丝风声,也没有虫鸣鸟叫,连树叶飘落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萧琰站在村口,拿出手电筒照向村子深处,光束所及之处,只有空荡荡的巷道和破旧的房屋,看不到任何活物的痕迹。
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口袋里的铜铃,迈步走进了黑石村。刚踏入村口,他就感觉到一股寒意扑面而来,明明是七月盛夏,却像是瞬间进入了深秋。他下意识地裹紧了冲锋衣,继续往前走。
村子里的巷道很窄,两旁的房屋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倒塌。地面上散落着破碎的陶罐、腐朽的木柴,还有一些看不清原貌的杂物,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清理过了。萧琰一边走,一边用相机拍摄着周围的景象,想要记录下这里的一切。
走到村子中央时,他看到了一座相对完好的建筑。那是一座祠堂,屋顶的瓦片虽然也有破损,但主体结构还在。祠堂的大门紧闭着,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萧氏宗祠”四个大字,只是字体已经模糊不清,颜色也变成了深褐色。
萧琰愣住了,他也姓萧,难道这座祠堂和自己的家族有什么关系?祖父从未提起过他的祖籍在这里,可这“萧氏宗祠”四个字,却让他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他走上前,轻轻推了推祠堂的门,门轴发出“吱呀”一声刺耳的声响,缓缓打开了。
祠堂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灰尘味和霉味,萧琰打开手电筒,照亮了里面的景象。祠堂正中央摆放着一个供桌,供桌上布满了灰尘,中间的香炉里插着几根早已熄灭的香,旁边还放着几个破损的供品。供桌后面是一块巨大的牌位,上面刻着“萧氏列祖列宗之位”,牌位前的烛台上,蜡烛早已融化成一滩蜡油。
萧琰走到供桌前,仔细打量着牌位。突然,他注意到牌位下方刻着一行小字:“民国三十八年,黑石村萧氏族人,为避灾祸,迁往他乡,留此宗祠,以待后人。”民国三十八年,也就是1949年,可祖父说过,那场大地震是在几十年前,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时间线对不上啊?难道黑石村的人迁走,并不是因为地震?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祠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沙沙”的声音,像是有人在走路。萧琰心里一紧,握紧了铜铃,悄悄走到门口,向外望去。
只见村口的方向,有一道黑影一闪而过,速度很快,像是一个人,但又比普通人矮一些,而且身形佝偻,看不清样貌。萧琰立刻追了出去,可当他跑到村口时,那道黑影已经消失不见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山林。
“难道是眼花了?”萧琰喃喃自语,可刚才那“沙沙”的脚步声还清晰地回荡在耳边。他低头看了看地面,发现地上有一串脚印,很浅,像是用树枝画出来的,而且脚印的方向,正是朝着村子深处走去。
萧琰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跟上去。他顺着脚印的方向,一步步向村子深处走。脚印越来越清晰,而且周围的房屋也越来越完好,不再是断壁残垣。走到村子最里面时,他看到了一座完好无损的院落,院落的大门敞开着,里面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打铁。
萧琰屏住呼吸,悄悄走到门口,向里面望去。只见院子里有一个老人,正坐在铁匠炉前打铁,老人穿着一件灰色的粗布衣服,头发和胡须都已经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看起来有七八十岁了。
“有人吗?”萧琰试探着喊了一声。
老人停下手中的活,缓缓转过头,看向萧琰。老人的眼睛很浑浊,像是蒙上了一层白雾,而且没有任何神采,看起来很诡异。“你是谁?”老人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而且语速很慢,像是很久没有说过话了。
“我叫萧琰,是来采风的,想了解一下黑石村的历史。”萧琰连忙解释,同时警惕地打量着老人。
老人听到“萧琰”两个字,浑浊的眼睛里突然闪过一丝光亮,然后缓缓站起身,向萧琰走来。“萧……琰?你是萧家人?”
萧琰心里一惊,点了点头:“是啊,我姓萧,您怎么知道?”
老人没有回答,而是伸出手,抓住了萧琰的手腕。老人的手很凉,像是冰块一样,而且力气很大,萧琰根本挣脱不开。“跟我来。”老人说完,拉着萧琰走进了堂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三章废弃山村黑煞显(一)(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