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家的怎么吃?”苏进发出灵魂疑问。
苏小小摸了一下下巴,“做两个吧,一个放点酱油,放点醋烧着吃,另外一个煮汤,挖一大勺猪油,煮出来的汤肯定非常好喝。”
“行,你先烧火把饭煮上,我去给冬瓜削皮。”
洗了一碗米,又洗了几个小土豆,一切两半等会铺在锅底。
这样锅巴就是土豆,最大程度的保留米饭。
而且小土豆底下煎的焦焦的也很好吃。
烧火就是三个步骤,先往灶里放点干草,用打火石点燃。
再放一点带着叶子的细树枝,最后放比较大块的木头。
等木头烧起来之后,基本上就不用怎么管。
“对了,妹儿你打两个鸡蛋,等会儿米汤开了你舀两勺米汤放里面拌均匀,咱们蒸个蛋羹。”
“好耶,不过咱今天咋吃这么好?”
“好几天没吃鸡蛋,今天吃了。明天咱去那边试试能不能把东西卖出去,然后咱搁几块钱的肉回来,明天吃肉。
趁着咱手里有东西多吃点,长长肥膘。”
什么都不如吃到肚子里好,现在手头上有点钱,吃好点比啥都强。
这段时间吃的好,他妹都长肉了。
就是以前太瘦,现在长了点肉,看起来还是一把骨头的样子。
“好嘞好嘞。”天天吃好吃的,整个家里最高兴的就是苏小小了,没办法,全家就她最爱吃。
晚上也是吃上两菜一汤了,冬瓜是用酱油和醋炒的,还放了一点辣椒,味道特别足,也特别下饭。
要是感觉有点辣,就来一口蒸蛋,吃饱了再来一碗汤,这日子真是幸福的没边。
吃饱喝足两个人提着煤油灯往村里扫盲班那边走。
这个点可比白天热闹多了,好几个人坐在里面叽叽喳喳聊天,今天上课的知青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然后在旁边用简笔画,画了对应的东西。
苏小小一看就懂了,多看几遍也大概能记住一点。
一边看着黑板上的图和字,一边听着后面两个大婶聊天。
“你家现在都吃啥呀?我家都没啥粮了,顿顿豆子煮粥,一碗豆子一把糙米。
吃的人又胀气又不消化,我这胃呀,遭不住了哦。老人更是消化不动,一点米花也得捞给他们吃。”
“那也比我家好啊,你家还能吃上糙米呢,我家现在都是豆子煮野菜干、菜干,糙米都是两、三天才放一把。”
“你家这是咋了?瞅着你家今年分粮分的比我家还多不少,你家人还比我家少一个。”
“唉,咱这穷苦人家的。还能因为啥事?家里有人病了呗。我那老婆婆年轻的时候遭了老罪,这把年纪了身上没一个地方不疼。
都不说刮风下雨,稍微变点天,那就是疼的直哆嗦。
也不跟咱说,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
熬不住了,才哼哼两声。
你说咱这看着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啊,都这把年纪了还遭罪。
带着去了县里的卫生所看了看,开了点药,大夫说治不好了,只能不是那么疼,也花了不少。
大夫还说活不了几年了,要是家里有条件,让老太太吃点好的,喝点好的。
几斤白米都留着给老太太偶尔补补了。”
“你家啊还真是那句话,家和万事兴,你婆婆对你好,你现在对她也好,不像我家那个……吃饭的时候,多盛一粒米,那眼睛就瞪过来了。”
两个人家长里短的聊着,苏小小竖起耳朵听。
身体往后靠,突然出声,“婶子,换豆子吗?5斤豆子换一斤米。”
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两个人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