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边怎么能不包饺子呢?
小年前两天家里包过一次,给大家分一分也没剩多少。
早上一锅全煮了,过年还是得包新鲜的。
李桂云手里拿着擀面杖,“现在开始报数,每个人选一个自己想吃的馅,然后咱就开始准备馅包饺子。”
“我要酸菜猪肉馅的!里面还要放点葱。”苏小小高高举手,“还要放点油渣!”
“那就是酸菜猪肉大葱油渣馅,你们父子俩呢?”
“我想要鸡蛋木耳馅的,放一点点肉和一点点油渣,借个油荤味就行。”
最近日子过得好,油水吃的多,苏进最想吃的竟然是素馅的。
“我吃纯肉的!”苏建设还是觉得纯肉最香,其它的都差点意思。
“行,那就动起来吧。”
苏小小在门口扒葱,苏进挑木耳,顺手把木耳底下那一点点带了木屑的地方抠掉。
李桂云自己想吃榛蘑肉馅的,所以今天得包四种馅的。
各种准备工作就搞了小半天。
为了区分包的馅料,每一种馅料的饺子包的手法都不一样,这样煮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早上10来点就开始弄,一直弄到了下午2点,这个时间真的就比较尴尬。
吃中饭有点晚,吃晚饭有点早。
“咱先煮顿饺子吃,晚上饿了就吃两口鸡蛋糕垫吧垫吧。”李桂云拍板做主,“想怎么吃?自己先准备好,别让我问。”
苏小小立马找出自己的大海碗,吃饺子不喝汤,滋味少一半。
“妈,我给阿花送点嗷。”把自己的大海碗放好,又拿了个盖帘。
每种馅的饺子拿了5个,一共20个。
李桂云点头,“行,去吧,小进你也拿点给东子去。”
苏进也拿了20个,送到地方回来,刚刚好吃上热乎的饺子。
今天已经腊月二十九,明天就是除夕夜。
“你俩下午别出去玩了哈,咱上山看看祖宗。”
大队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儿的,都是除夕当天下午或者傍晚上山看祖宗。
后面逃荒过来的都是腊月二十九。
这就是习俗差异,大家也是接受了良好。(关于东北祭祖,我某度了一下,说是大多数都在除夕当天,所以我就按照这个写了。)
苏家后山有两座山头是用来埋祖宗的。
一座山头上坟包密密麻麻,那是苏家村本地人的,另外一座山头上坟包稀稀拉拉,那是后来逃荒过来的。
苏家祖宗就是在稀稀拉拉那座山上。
按照记忆里的位置按照记忆里的位置找过去,结果瞅见了非常不想瞅见的人。
地上的纸已经烧成灰。一点火星子都看不到,说明早就烧完了,这是在这蹲人啊。
苏建设左手闺女,右手儿子,回头看向媳妇,“媳妇儿,咱不搭理别有用心的人。”
自顾自的给祖宗坟上插香烧,再带着媳妇,闺女,儿子磕头。
一整个流程下来没有给苏老头一个眼神。
苏老头就那么定定的看着,愤怒的像一头犁了80亩地还不给吃草的老牛,呼哧呼哧的直喘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