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儿不好的,趁早回家!别耽误大家伙儿的功夫!”
负责这一关的小子扯着嗓子喊道。
第二关,则是举石锁。不过苏阳这次提高了标准。往常是举起五十斤的就算过关,这次直接提到了八十斤。
不少人暗自叫苦,却也只能咬牙硬撑。
最后一关,是耐力测试。苏阳让人准备了一大堆石头,让参加考核的小子们抱着石头绕着晒粮场跑,谁先坚持不住,谁就被淘汰。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苏阳觉得光是跑还不够,得加点儿负重,才能真正考验出这些人的体力和耐力。
“这回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负责记录的小子看着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的年轻人,忍不住感慨。
“谁说不是呢,阳哥儿这是要打造一支铁军啊!”
旁边的小子附和道。
出乎意料的是,即使考核难度增加,通过的人数依然不少。
青龙村本村有三十多个小子达标,外村的也有十几个过关。
清点完人数后,负责的小子也有些懵。挠了挠头,拿着记录的木板走到苏阳跟前。
“阳哥儿,这……这人数有点儿多啊,咋办?”
“多?”苏阳接过木板,扫了一眼,“多就多呗,难不成还嫌人多?”
“不是……这……以前不都……”那小子支支吾吾,往年可都是有名额限制的。
苏阳把木板往他手里一塞:“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告诉他们,都留下!”
以往还会让新人们互相竞争一下,这次是真不需要了,再不赶紧把队伍拉起来,就来不及了。
苏阳心里很清楚,自己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算上原本的二十一人,现在苏阳手下已经有了六十九个半大小子。
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苏阳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仿佛看到了不久的将来,这支队伍在自己手中不断壮大,成为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
但这还不够。苏阳深知,光有人还不行,还得有训练,有装备,有纪律。
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支队伍训练成一支真正的精兵!
想到这里,苏阳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接下来,事情可不少。”他自言自语道。
首先,得给这些新来的小子们安排住处。虽说村里有的是空房子,可也不能让他们一直住下去。
苏阳心中早有打算。等卧龙沟北岸的工程完工,就把所有人都迁过去。
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更适合作为基地。
而且,苏阳还打算把所有人的家眷也一并迁过去。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家属的安全,也能让手下们安心。
不过眼下,还是先解决住宿问题。
“这事儿得抓紧,不能让新来的小子们觉得咱们慢待了他们。”
苏阳一边思索着,一边在晒粮场上来回踱步。
除了住宿,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和这些新人的家长签订契约。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但苏阳却不这么认为。
“这叫啥?这叫规矩!有规矩,才能有方圆!”
他看着面前堆放整齐的空白契约,眼神坚定。
忙碌了一整天,大部分事情终于处理妥当。
日头已经偏西,将青龙村笼罩在一片金色的余晖中。
苏阳站在晒粮场边,伸了个懒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突然,他眉头一皱,
“孔远山这小子,怎么还没回来?”
一种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孔远山一队人,音讯全无。
昨天晌午出的门,到今天还没个信儿,屁股想都知道有问题。
孔远山他娘心急火燎地找了过来,话到嘴边,苏阳又咽了回去,只说派他进城置办东西,好一番说辞才把人劝走。
“菩萨坐下的济富童子。”
这是青龙村老少爷们儿送给苏阳的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