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五章我一直在(第2/2页)
“你们同意不同意,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你们说了算,是公司章程和股东表决权说了算。”顾怆语气冷淡,“下午三点,召开临时股东会议,到时候我们投票决定。现在,请你们出去,不要影响我处理公务。”
李股东和赵股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不甘。他们知道,顾怆虽然半年没在公司,但手里握着不少股份,再加上一些中立股东可能会倾向于顾家,投票结果还真不好说。
“好,我们等着下午的会议。但我警告你顾怆,要是你搞不定公司的烂摊子,到时候可别怪我们不客气!”李股东放下一句狠话,带着人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终于安静下来,顾怆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心里
渔港烟火尽,都市风波起
顾怆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心里沉甸甸的。A市的阳光炽烈却冰冷,不像舟山的日光,总带着海风的暖意。他抬手按了按眉心,刚才和李、赵两位股东的争执耗了些心神,但更多的是对眼前困局的焦灼——父亲还在ICU,公司账目混乱,合作方催款的电话肯定很快就会接踵而至,下午的股东会议更是一场硬仗。
他拿起手机,给医院的主治医生打了个电话,再次确认父亲的病情。医生的回答依旧谨慎,只说“生命体征平稳,但尚未脱离危险,需密切观察”。挂了电话,顾怆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担忧压在心底,转身走到办公桌前,打开了搁置半年的工作电脑。
开机的瞬间,弹出的全是公司的紧急邮件提醒,有合作方的催款函,有项目方的停工通知,还有财务部发来的资金预警。顾怆指尖飞快地滑动鼠标,逐一浏览,脸色越来越沉。李股东负责的那几个地产项目,不仅挪用了大额预付款,还存在虚报工程量的问题,光是这一块的窟窿就高达数亿;赵股东则借着负责新能源项目的名义,将公司资金转移到了自己控股的空壳公司里。两人一唱一和,几乎快把顾氏的根基掏空了。
与此同时,三楼的档案室里,许悠悠正蹲在堆积如山的文件柜前,指尖拂过一摞摞财务凭证。档案室里冷气很足,他却额角冒汗,手里的计算器敲得飞快。张叔按照他的要求,找来了两名之前跟过他的老财务,三人分工明确:一人整理近一年的银行流水,一人核对项目拨款凭证,许悠悠则负责比对财务报表与实际账目,寻找漏洞。
“许哥,你看这里。”一名老财务递过来一份凭证,“去年年底,李股东签字批了一笔两千万的‘材料预付款’,但收款方是个陌生公司,而且没有对应的材料验收单。”
许悠悠接过凭证,仔细看了看,又翻出对应的银行流水,眉头蹙起:“查一下这个公司的工商信息,看看背后是不是和李股东有关。”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赵股东负责的新能源项目,所有的设备采购合同都找出来,我要核对供应商资质和实际付款金额。”
忙碌中,许悠悠的手机响了,是舟山王婶打来的。他走到档案室门口接起,王婶的声音带着关切:“小许啊,你们到A市了吧?店里我帮你们收拾好了,剩下的一些零碎东西我都收在储物间了,放心吧。”
“谢谢王婶,麻烦您了。”许悠悠的声音柔和了几分,想起舟山的日子,心里泛起一丝酸涩,“等这边事情处理完,我们就回去看您。”
“好嘞,你们安心忙,注意身体。”挂了电话,许悠悠回头看向档案室里堆积的凭证,深吸一口气,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他知道,现在不是怀念过去的时候,顾怆需要他,顾氏也需要他,只有尽快找出证据,才能稳住局面。
下午两点半,顾氏集团的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股东们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神色各异:中立派的股东面露担忧,显然是怕公司垮掉自己的投资打水漂;李、赵股东身边的几个小股东则一脸笃定,等着看顾怆出丑;还有些持股较少的股东,眼神里满是犹豫,显然还没决定站哪边。
顾怆走进会议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他穿着临时让张叔送来的西装,身姿挺拔,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径直走到主位旁的椅子上坐下——主位是空的,那是父亲的位置,他暂时还不愿坐。
“人都到齐了,开始吧。”顾怆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莫名的气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今天召集大家来,一是通报董事长的病情,目前还在ICU观察,情况稳定;二是讨论公司当前的资金危机及后续管理事宜。”
话音刚落,李股东就率先发难:“小顾总,病情通报我们知道了,但公司的危机可不是靠‘稳定’两个字就能解决的。你半年没管公司,现在回来就想主持大局,先说说你有什么办法填补资金窟窿?要是拿不出具体方案,我们还是趁早重新选举董事长,免得耽误了抢救公司的时机。”
赵股东立刻附和:“没错!你要是有办法,当初也不会躲去舟山开小食铺了。我看你就是没本事,想回来混日子!”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议论声,中立派的股东们也面露迟疑,看向顾怆的眼神里多了些不确定。
顾怆神色平静,等议论声稍歇,才缓缓开口:“我有没有办法,不是靠嘴说的。首先,关于资金窟窿,我已经让财务团队核对账目,找出问题根源,只要查清是谁挪用了资金,就能通过法律途径追回部分款项;其次,我已经联系了民生银行的张行长,他是父亲的老熟人,同意先给我们批一笔应急贷款,缓解燃眉之急;最后,对于停工的项目,我会亲自对接合作方,说明情况,争取宽限期限,同时砍掉低效项目,集中资金保住核心项目。”
他的话条理清晰,每一条都切中要害,会议室里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下去。李股东的脸色却很难看,他没想到顾怆回来这么快就有了部署,还联系了银行:“哼,空口白话谁不会说?贷款能不能批下来还不一定,追回款项更是遥遥无期,你这就是在画大饼!”
“是不是画大饼,很快就有结果。”顾怆看向门口,“正好,财务团队的负责人也来了,让他给大家汇报一下账目核查的初步结果。”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许悠悠推门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和一叠文件,额角还有未干的汗珠,显然是刚从档案室赶过来。他走到会议室中央的投影前,熟练地连接设备,抬头看向众人时,眼神沉稳,没有丝毫局促。
“各位股东,下午好。”许悠悠的声音清晰有力,“我是许悠悠,负责本次账目核查工作。经过半天的初步核对,我们发现公司存在两大核心问题:第一,李股东负责的城东、城南两个地产项目,累计虚报工程量1.2亿,挪用预付款2.8亿,涉及三家空壳公司,均与李股东的亲属有关联;第二,赵股东负责的新能源设备采购项目,以高于市场均价30%的价格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累计多支付1.5亿,而该供应商的实际控制人,是赵股东的小舅子。”
说着,许悠悠点击屏幕,调出了工商信息截图、银行流水对比图和市场价格调研报告。清晰的数据和确凿的证据投射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
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中立派的股东们满脸震惊,看向李、赵二人的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小股东们则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自己跟着附和的竟是两个蛀虫;李、赵股东的脸色惨白如纸,浑身发抖。
“你胡说!”李股东猛地站起身,指着许悠悠嘶吼,“这些都是伪造的!你是顾怆带来的人,自然帮着他说话!”
赵股东也跟着喊道:“对!这是污蔑!我们要求重新核查账目,找第三方审计机构!”
“是不是伪造的,你们心里清楚。”许悠悠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我们手里有完整的银行转账记录、工商登记档案和供应商报价单,所有证据都可以提交给法院。至于第三方审计,我们完全同意,但在此之前,建议暂停李、赵两位股东的一切职务,避免他们销毁证据。”
顾怆适时开口,语气冰冷:“我同意许悠悠的提议。根据公司章程,当股东涉嫌损害公司利益时,可暂停其职务并启动调查。现在,进行投票表决。”
投票结果毫无悬念——除了李、赵二人和他们身边的两个小股东投了反对票,其余股东全票通过暂停二人职务,并将相关证据提交给律师,启动法律诉讼。
李、赵股东面如死灰,瘫坐在椅子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骗局,竟被顾怆和许悠悠在短短一天内就找出了破绽。最终,在保安的护送下,两人狼狈地离开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的气氛终于缓和了些。一名中立派股东看向顾怆,语气带着歉意:“小顾总,是我们之前太冲动了,没查清情况就质疑你。接下来,我们一定全力配合你盘活公司。”
“谢谢各位的信任。”顾怆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顾氏是我们所有人的心血,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渡过难关。接下来,我会把具体的分工方案发给大家,希望各位各司其职,共渡险滩。”
股东会议结束后,已是傍晚。顾怆和许悠悠并肩走出会议室,走廊里的员工们看到他们,都主动停下脚步打招呼,眼神里的不安换成了敬畏和期待。
“多亏了你,今天才能这么顺利。”顾怆看向许悠悠,语气里满是感激,“要是没有那些证据,今天的会议根本压不住他们。”
“这都是我该做的。”许悠悠笑了笑,揉了揉酸胀的肩膀,“不过只是初步结果,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核对,接下来几天有的忙了。”
“辛苦你了。”顾怆顿了顿,又说,“先去医院看看我爸吧,然后一起吃点东西,今天一天都没好好吃饭。”
两人驱车赶到医院时,天色已经全黑了。ICU外的长椅上,顾家的亲戚还在等着,看到他们过来,连忙起身询问情况。顾怆简单说了公司的事,让大家放心,随后走到玻璃窗前,静静地看着里面的父亲。
许悠悠没有打扰他,只是在一旁的长椅上坐下,看着走廊里来来往往的医护人员,心里思绪万千。从舟山的小食铺到顾氏的会议室,这一天的经历像一场过山车,紧张得让他喘不过气,却也有一种被需要的踏实感。
过了一会儿,顾怆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我们去吃饭。”
“嗯。”许悠悠点头,起身跟着他往外走。
两人找了一家就近的小餐馆,点了几个简单的菜。餐桌上,顾怆终于卸下了白天的紧绷,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其实我当初离开A市,不只是因为厌烦尔虞我诈,还因为和我爸吵了一架。他希望我接手公司,可我那时候觉得,比起冰冷的报表和会议,我更想过简单的日子。”
“现在后悔吗?”许悠悠问道。
顾怆摇了摇头,眼神坚定:“不后悔。在舟山的半年,我想清楚了很多事。责任不是负担,是该扛起来的东西。而且,要是没去舟山,也不会有那么好的鱼饼吃。”
许悠悠被他逗笑了,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下来:“等公司稳定了,我们再回舟山,重新把小食铺开起来。到时候多放半勺盐,肯定更受欢迎。”
“好。”顾怆点头,眼里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一言为定。”
吃完饭,顾怆把许悠悠送回了他之前在A市的公寓,随后又赶回了医院。许悠悠回到久违的住处,打开门,里面落了一层薄灰,显然很久没人住了。他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坐在电脑前,继续整理账目。屏幕上的数据依旧繁杂,但他的心里却很清晰——只要一步步来,总能理清所有头绪,总能帮顾怆稳住顾氏,总能再回到那个飘着鱼饼香气的舟山老巷。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顾怆和许悠悠几乎连轴转。顾怆每天早上先去医院看父亲,然后赶到公司主持工作:对接银行办理贷款,和合作方谈判宽限事宜,砍掉三个低效项目,重新调整核心项目的进度;许悠悠则带着财务团队和第三方审计机构,没日没夜地核查账目,不仅完善了李、赵二人挪用公款的证据链,还找出了公司财务制度的漏洞,制定了新的管控方案。
期间,李、赵二人不甘心,曾带着人来公司闹过几次,甚至试图贿赂审计人员,都被顾怆提前安排好的保安和监控抓了现行,最终被警方带走调查。随着两人的落网,他们挪用的资金也开始逐步追回,民生银行的应急贷款也顺利到账,顾氏的资金链终于得以缓解,停工的核心项目也重新启动。
一个星期后,医院传来了好消息——顾董事长终于脱离了危险,醒了过来。顾怆接到电话时,正在和合作方签合同,他放下笔,几乎是飞奔着冲出了会议室,许悠悠也紧随其后,跟着他赶往医院。
ICU外,医生告诉他们,顾董事长虽然醒了,但还很虚弱,需要好好休养,暂时不能下床和过度劳累。顾怆隔着玻璃看到父亲睁开了眼睛,虽然脸色依旧苍白,却眼神清明,他的眼眶瞬间红了,积压了多天的压力和担忧终于找到了出口。
许悠悠站在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由衷地为他高兴。
又过了半个月,顾董事长的病情逐渐稳定,转到了普通病房。顾怆终于可以抽出时间,和许悠悠一起梳理公司的后续事宜。在两人的齐心协力下,顾氏的运营逐渐步入正轨,不仅挽回了之前的损失,还因为调整了业务结构,迎来了新的合作机会。
这天下午,顾怆处理完手头的工作,走到许悠悠的办公室门口。许悠悠正低头看着新的财务报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侧脸上,柔和了他的眉眼。
“忙完了?”顾怆推开门走进来,手里拿着两张机票。
许悠悠抬头,疑惑地看着他:“怎么了?这是……”
“公司的事暂时稳定了,我请了几天假,我爸那边有护工看着,没问题。”顾怆嘴角带着浅淡的笑容,那笑容格外明媚,也格外的清透,照亮了这寒冷的人生,也照亮着如同梅雨季的世界
作者有话要说
各位宝贝,跟大家说个事儿——这篇关于顾怆和许悠悠的故事,是真的要收尾啦。
作为他俩的亲妈,说不舍那是真的不舍。从舟山老巷里叮当作响的铜铃、铁锅里滋滋冒油的鱼饼,到A市写字楼里紧绷的会议、并肩查账的深夜,每一个画面都是我一点点攒出来的,现在要停笔,心里空落落的,比谁都舍不得拆开这对共过患难的搭档。
但没办法呀,故事总有它该有的归宿。他俩最终能回到熟悉的小食铺,灶台重燃烟火,铜铃再响起来,不用再被公司的烂摊子追着跑,其实已经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结局了。
在我们看不到的世界里他们大概就是守着小铺,每天和熟客唠唠嗑,研究多放半勺盐的鱼饼,过着安稳日子。虽然正文完结了,但要是你们还想看他俩小食铺里的零碎日常,比如怎么对付挑剔的客人、怎么偷偷改良配方,亲妈也这突如其来的幸福感到高兴他们早就该幸福了只是我这想后妈一样一直让他们带点be是真的很抱歉啦~
谢谢大家陪着顾怆和许悠悠走过这一路,咱们就带着这份暖乎乎的念想,和他们在故事里好好道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