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第一卷 第49章 心意已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第49章 心意已决!(2 / 2)

徐阶、高拱、张居正便是其中佼佼者。

可惜这样的凤毛麟角,遮不住整个制度的腐朽。

如此一群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要他们治国?

简直是痴人说梦。

于是崇祯下旨,废四书五经,弃八股陈腐,改以民生杂学为考题。

农政、律令、军务、水利、商贾、度量衡,皆在考纲之内。

这一场科举,注定要震动天下。

“阁老,朕宁愿朝堂暂空,也不愿滥竽充数。

朕命凡过院试者皆可入京会试,意在广收真才。

若再依旧制选拔,只怕这朝堂之上,又要被无能之辈塞满。”

“陛下,科举之制骤然更改,恐能达陛下心意之人,屈指可数。”

如今的情势,的确令他忧心。

朝廷官员空缺严重,陕西的地方官几乎尽废,全靠临时提拔的秀才支撑。

河南、湖广、山西亦相差无几,四川正陷平叛。

官缺之盛,甚至超越了洪武初年。

“阁老以为那毕自严,命学子沿途教百姓识字,是为何?”

孙承宗一怔,随即恍然大悟。

“他是在借此筛选真正之才!”

没错。

那些死读书者看不懂其中深意。

有家世者看不上这种下贱差事。

唯有真心读书、胸怀天下者,方能明其真谛。

“朕之所以重用毕自严,便在于此人能识朕心之所向。

更可贵的是,他在朕开口之前,已做在了前头。

只是……这人……有些太贱了。”

孙承宗苦笑。

不得不承认,这毕自严的确聪明绝顶。

能谋事、会干事,这样的人若不入内阁,实为浪费。

“陛下,若如此选才之法,恐触动众多既得利益。

若群起以祖制相攻……”

崇祯摆手冷笑。

“那朕便让叶震春再去向太祖请旨。”

孙承宗忍俊不禁。

原来陛下留叶震春至今,竟为此用。

你提祖制?

好,那朕就让太祖亲自颁旨。

既然陛下已有对策,孙承宗也不再多言,只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上。

“黄道周自东江来信,他已启程返京。”

崇祯展开信纸,目光瞬间一沉。

他早知毛文龙无反心。

谎报军需亦是受贪官所逼,也知登州官员与建奴暗通。

但他没想到,东江之上,毛文龙守护的竟是十余万辽东遗民。

更没想到,那武之望竟残忍至此。

那些从尸山血海中救出的妇女,被卖入南京妓院。

那些襁褓中的孤儿,被当作货物贩卖给权贵为奴。

嘭!

信件被重重砸在案上。

“李国普!

朕暂留他为稳局,如今看来再留不得。

内阁之事,也该彻底清算了。”

崇祯看向孙承宗,语气决绝。

“命刘鸿训回京任刑部尚书。

召韩爌为工部尚书。

调李标为吏部左侍郎。”

孙承宗颔首,三人皆为能臣。

“臣以为,韩爌、刘鸿训皆可入阁。”

崇祯点头。

“好,就依阁老之议。”

此刻的内阁,早已非昔日之模样。

魏忠贤为崇祯马首是瞻。

崇祯与孙承宗只要协商一致,政令便可顺行无阻。

若非有这样的内阁,二十一卫与勋贵不可能一举覆灭。

藩王也不会束手就擒。

赈灾与新政的推行,更不会如此顺畅。

崇祯本没想此时再动内阁。

可看了黄道周的禀报,崇祯心意已决,要把内阁这群垃圾彻底清扫一遍。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