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清思忖片刻,小心翼翼的问道:“请问李书记,您心目中有候选人嘛?”
李慧微微一笑:“如果从资历上看,目前的副市长李培年同志是最合适的,其次是贾副市长,只不过他的年龄稍微大了些,除了这两位同志之外,其它人我就不是很熟悉了,对了,还有市国资委主任老高,据说也是个全能型干部。可以作为备选。”
于振清听罢,低着头想了想,然后缓缓说道:“这三位同志都很优秀,可以说各有所长。李培年的资历和年龄无疑都是非常合适的,目前主管文教卫生,也干得不错,但他从来没抓过经济,而且,性格偏软,缺乏闯劲,如果让他来担任常务副市长,各方面肯定是没什么意见,但你恐怕就要吃苦头了。”
“我吃苦头,为什么?”
“常务副市长,顾名思义,是要替市长分担绝大部分工作的,而李侠本来就不属于开拓性的干部,现在又给他安排了个更保守的助手,如此一来,相关的决策恐怕就都得你来做,即便是日常工作,你也难免要跟着操心劳神。”于振清说道。
李慧听罢,并没有表态,只是笑而不语。
于振清继续说道:“至于贾副市长嘛,基本就不用考虑了,他比我还大半岁呢,用不了三年,就到了退二线的年纪,到时候还得换人,如此折腾,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
李慧想了想,皱着眉头道:“看来,只剩下国资委的老高了。”
于振清狡黠的一笑:“实不相瞒,相比李培年和贾副市长,老高的能力确实没问题,在国资委任职多年,表现可圈可点,所控股的18家国企,无论是企业实力还是多元化发展态势,在省内都名列前茅。说句良心话,柳杖子矿能支撑到今天,他也功不可没,而且,老高的理论水平非常高,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国有经济的发展和状大,有独特的认知和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老高在到国资委之前,曾经在发改委和组织部任职多年,对政府的各项行政工作非常熟悉,这些都是他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