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明末隐龙> 密室毒饵 —— 糖衣下的铁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密室毒饵 —— 糖衣下的铁钩(2 / 2)

林宇看着孙有德,语气平淡却带着反问:“孙大人是说,清廷能给蜀地百姓带来‘活路’?那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百姓,他们的‘活路’在哪里?江阴八十一日战死的忠烈,他们的‘活路’又在哪里?”——他刻意提及这三桩惨案,一是为了打乱孙有德的节奏,二是为了给陈墨争取“思考应对策略”的时间。

孙有德脸色微变,赶紧避开这个话题,再次抛出诱饵,还特意涂抹上“为民请命”的蜜糖:“林帅,那些都是‘过去的误会’!摄政王殿下说了,以往的战事,皆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他最怜惜的,就是川蜀百姓——自张献忠之乱后,蜀地十室九空,百姓流离失所,再经不起战火了!”

他伸出手指,一条一条地细数“好处”,声音里带着刻意的蛊惑:“王爷金口玉言,只要将军归顺,不仅能封‘蜀王’,世镇蜀地,让将军的子孙后代永享富贵;更重要的是,王爷允诺,可在川陕边境的汉中、川楚边境的夔州,开设两处‘官市’,让蜀地的盐、锦、药材,能源源不断地输往北方——北方的粮秣、铁器、布匹,也能通过官市,运到蜀地。”

“您想想,”孙有德的声音压得更低,眼神里满是“诱惑”,“蜀地的盐,北方百姓急需;蜀地的锦缎,北京的达官贵人抢着要;还有蜀地的川贝、川芎,更是北方稀缺的药材——这些东西换成粮秣,足够蜀地百姓吃三年;换成铁器,足够将军打造十倍于现在的火器;换成布匹,足够给所有士兵做冬衣!民生得以复苏,军需得以补充,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吗?”

陈墨在心里快速梳理着孙有德的话术漏洞:“世镇蜀地”没提具体边界,“官市”没说交易比例,全是模糊的“好处”,他悄悄用眼角余光瞥了林宇一眼,见林宇微微点头,便立刻开口反驳:“孙大人说得倒是好听!可清廷的‘承诺’,能信吗?当年洪承畴降清,清廷许诺‘保其家族’,结果他的儿子在江南反清,还不是被清廷满门抄斩?还有那些降清的明军将领,有几个能真正‘世镇一方’?孔有德、耿仲明,最后不都是被清廷削权,死得不明不白?”——他特意提及孔有德、耿仲明,是因为这两人都是“降清后被杀”的典型,比洪承畴的例子更有冲击力,这也是他与林宇事先商量好的“反制案例库”。

孙有德脸色一白,赶紧辩解:“陈先生这话就错了!洪承畴之子是‘谋逆’,自取灭亡;孔有德是‘治军不严’,与清廷无关!林帅若归降,王爷定会亲自担保,绝不会亏待林帅!”

林宇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十足的嘲讽——这是他与陈墨约定的“收尾信号”,意味着该彻底戳破对方的伪装了:“孙大人,你以为我林宇是三岁孩童,会信你这些‘画饼充饥’的话?清廷若真‘怜惜百姓’,就该退出山海关,把汉家土地还给我们;若真‘想让民生复苏’,就该停止‘剃发易服’,让百姓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他身体微微前倾,阴影中的眼睛闪过一丝冷光,桌下的手指轻轻按了按陈墨的衣角——这是“准备结束谈判”的信号:“你所谓的‘糖衣’,我看得清清楚楚;你藏在糖衣下的‘铁钩’,我也心知肚明。想让我林宇上钩,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陈墨立刻配合,向前迈出半步,语气冰冷地补充:“孙大人,话已至此,多说无益。夜深了,我家大人还要回营处理军务,就不送了。”——这既是“逐客令”,也是在向林宇确认“是否需要扣留对方”。林宇微微摇头,陈墨便不再多言,只是冷冷地盯着孙有德,等着他离开。

孙有德的脸色彻底变了,从“伪善”变成了“慌乱”。他看着林宇冰冷的眼神,看着陈墨警惕的姿态,终于意识到,自己这场“密室游说”,不仅没能让林宇动摇,反而成了两人“默契配合”的背景板。他张了张嘴,想再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只能徒劳地看着两人,像一个输光了筹码的赌徒。

烛火依旧微弱,映着三人沉默的身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