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闻那柴油机的臭味,听那吵死人的噪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2章光明之歌(第2/2页)
工人们在明亮的车间里奔走相告,用手抚摸着冰冷的钢铁构件,仿佛在触摸一个触手可及的未来。
赵四站在车间中央,抬头望着那些散发着光和热的灯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光亮,不仅仅意味着能源瓶颈的突破,更象征着希望和信心。它照亮的不只是车间,更是这片艰苦山区里所有建设者的心。
他趁着众人沉浸在喜悦中,意识微微一动。
“签到。”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主导建成首座山区小型自备水电站,稳定解决局部能源需求,极大鼓舞建设士气,触发特殊奖励:小型水电站优化设计与微型电网搭建指南(进阶版)。相关知识已传输。】
一股比之前更为详尽、深入的信息流融入赵四的脑海,不仅包含了更高效的水轮机设计、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坝体构筑技巧,还扩展到了如何构建一个小型的、稳定的局部电网,包括简单的继电保护、电压调节和线路损耗控制等实用知识。
这对他接下来要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整个三线建设区域,无疑是雪中送炭。
“赵专家,这电稳当吗?能带动机床不?”
冯卫国看着明亮的灯光,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赵四收敛心神,自信地回答:“冯主任,放心。”
“我们这台发电机功率虽然不算很大,但供应目前车间的照明和部分小型工具用电绰绰有余。”
“而且水电稳定,比柴油机可靠得多。”
“等后续机器设备安装到位,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负荷,再考虑增容或者建设新的电站。”
“这条河的水力资源,还大有潜力可挖!”
“好!好啊!”
冯卫国连连点头,看着赵四的眼神充满了信赖。
“有了电,咱们906厂就算是真正活过来了!我这就向指挥部报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水电站成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906厂乃至周边的建设工地。
其他还在为电力发愁的厂区负责人纷纷跑来参观取经,当他们看到那台“拼凑”起来的水轮机稳定运转,看到车间里明亮的电灯时,无不啧啧称奇,眼中充满了羡慕和渴望。
赵四没有藏私,他趁着这个机会,将刚刚从系统获得的进阶版知识,结合这次建设的实际经验,开始向冯卫国和王永革等人讲解更优化的水电站设计和微型电网的搭建要点。
“你看,我们现在的输电线路损耗比较大,是因为用的线材不规范。”
“下一步,如果条件允许,应该争取弄到标准规格的电线。”
“还有,可以在电站出口这里,增加一个简单的稳压装置……”
赵四蹲在地上,用石块画着示意图,周围围了一圈虚心学习的干部和技术骨干。
光明带来了希望,也催生了更大的干劲。
动力车间里,工人们开始趁着有电,连夜进行内部设备的安装准备工作。
以往天黑后就陷入沉寂的山谷,如今灯火通明,人影绰绰,机器的调试声、工具的敲击声与河水的奔流声交织成一曲蓬勃的建设交响乐。
明亮的灯光穿透山区的夜色,如同星星之火,在这片战略后方顽强地闪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