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第一套“跨文明记忆教材”正式发布,封面是一列穿越星河的火车,车窗映出不同肤色的孩子笑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命名为《火种丛书》。
而索菲娅并未停下脚步。
她在玛琳支持下成立“观梦者基金会”,专门收集、分析全球范围内的集体梦境案例。令人震惊的是,随着碎片能量扩散,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梦见未曾经历的历史场景:有人梦见长城修建时的石匠对话,有人梦见郑和宝船上的水手祷告,甚至有人梦见恐龙灭绝前一刻地球的颤动。
“这不是幻觉。”索菲娅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这是人类潜意识的共鸣池。我们正逐渐打开‘种族记忆’的大门。”
然而,暗流也在涌动。
某夜,索菲娅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加密视频。画面中,一间地下实验室,数十个培养舱整齐排列,每个舱内都漂浮着一名亚裔青少年,头部连接复杂电极。屏幕角落标注项目名称:**ProjectRevenant**(复活计划)。
录像最后出现一行字:
>“你们释放了记忆,我们也学会了收割。”
她立即追查IP地址,却发现源头竟是瑞士一家名为“诺斯替科技”的私人机构??该公司背后股东名单中,赫然有克兰家族旁系成员的名字。
“他们没放弃。”玛琳看着资料,脸色凝重,“有些人,永远只想控制过去,以主宰未来。”
索菲娅冷笑:“那就让他们看看,当记忆成为公共财产,他们的秘密机器还能运转多久。”
她启动“火种广播协议”??将凤凰碎片核心算法开源,上传至去中心化区块链网络,命名为“人类记忆公链”。任何人只要佩戴特制神经接口设备,即可接入系统,上传自己的家族记忆、文化仪式、口述历史,并与其他节点产生共鸣。
短短七十二小时,全球接入终端突破百万。非洲部落的鼓语、因纽特人的极光传说、犹太拉比的祷文吟诵……海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数字化保存,形成前所未有的“文明云图”。
诺斯替科技的服务器接连崩溃。他们的记忆提取技术依赖封闭数据库,一旦面对开放洪流,便如堤坝遇海啸,瞬间瓦解。
而在云南山村,洛小川迎来了转学生??正是曾在敦煌遇见的女孩。她叫林晚,父母是考古学家,在一次发掘中意外接触到凤凰残片,从此每晚梦见百年前的驿站生活。
“我也能加入你们吗?”她怯生生地问。
洛小川笑着牵起她的手:“当然。毕竟,后来者本就该代为铭记。”
夏末,索菲娅重返航天博物馆。那枚蒸汽火箭模型前,多了块新铭牌:
>**“致所有未留名的建造者??
>你们铺下的每一寸铁轨,
>都是指向星辰的发射台。”**
她静静伫立良久,忽然察觉展柜玻璃映出的身影有些异样??身后并无他人,但她清楚看到,有两个模糊人影站在她左右。左侧是阿铭,手持刻刀;右侧是那位曾被拖走的少年李小五,脸上带着微笑。
他们微微颔首,身影渐淡。
索菲娅转身,空荡大厅唯有灯光温柔洒落。
她取出耳机,再次播放“初啼”音频。这一次,婴儿哭声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亮童音,用中文、英文、克里语、彝语轮流说着一句话:
**“我在这里,我记住了。”**
她笑了,眼角微湿。
走出博物馆时,天空飘起细雨。她没有撑伞,任雨滴打在脸上,像是一种洗礼。
手机震动,是玛琳的消息:
>“艾伦画了新画:沙漠驿站升起了旗帜,上面写着四个字??天下同梦。”
她回复:
>“告诉艾伦,下次画画时,加一辆火车。
>这次,车上坐满了孩子,
>开往明天。”
雨渐渐停了。
东方天际破晓,第一缕阳光刺穿云层,照在城市高处一面新立的无名碑上。
碑面光滑如镜,映出整座苏醒的都市,也映出无数匆匆行人。
有人驻足,伸手轻触碑文。
那上面,深深镌刻着三个字:
**勿忘陈李吴**
风起时,整座城市仿佛都在低语:
“火种不灭。”
“火种不灭。”
“火种不灭。”
而在地球另一端,马里亚纳海沟深处,那枚铜制怀表终于停止旋转。
表面裂开,露出内里微型芯片,自动发射信号。
卫星接收后解码,内容仅有一行代码:
**【Cycle_02_Activated】**
新的一轮,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