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191章 三征方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1章 三征方案(2 / 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1章三征方案(第2/2页)

郑覃说:“再加一个军,即使有变,应该也应该能应付,吴元济和王之孝行政能力不足,臣建议还是换掉。”

李纯则说:“这两个武将都是立了战功的,没有合适的理由就拿下,会伤了武将的心,影响第三波征服行动。再等等看吧,如果他们犯了大的错误,有了合适的借口,再拿下不晚。”

既如此,郑覃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起身告退。

郑覃走后,李纯又感慨起来,当初自己带着好几个大臣,设计了一套治理夷人的办法,但是有的官员懒政,有的襄族蛮性难改,在有些地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李纯觉得,天下那么大,也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要自己亲自治理,只能是自己设计一套制度和框架,然后交给各级官员来具体承办。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能办事、会办事的官员,李纯也只能是积极物色,找到一个就提拔使用一个。

11月份,外事部将一份情报呈给李纯,情报里主要讲的是第三波夷人地区的情况。李纯认真看了一下,发现里面的情况与自己以前读的历史有所不同。

原来,唐军持续的大规模进攻,引发了周边国家的巨大震惊,甚至改变了一些原来的历史进程,一些地区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法兰克国王路易听到唐军如此强大,与几个儿子停止了内斗,国家重新团结起来,准备应对唐军的进攻。

罗斯一带,原来是一些松散的小国组成,为了应对唐军的进攻,各地首领推举最强的基辅地区首领留申里克担任罗斯大公,相当于提前几十年建国了。

波兰中北部一带,原来也是一盘散沙,各地的诸侯也在外部压力下重新整合,推举博斯瓦来担任波兰大公,也相当于提前建国。

多瑙河中游匈牙利一带,原来属于多方势力的争夺区域,后来在法兰克王国的支持下,伊什特纳建立潘诺尼亚国,并担任大公,整合多瑙河中游平原的势力。

至于其他地方,变化不大,关于武器方面,其他国家没能获得黑衣大食的火药技术,目前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李纯读了这份情报,发现尽管与原来历史中的情况有点不一样,但是变化也不是很大,特别是火器没有外传,唐军完全能够应付。

经过唐军的第二波征战,黑衣大食和帕拉王国两个强国已经被灭掉,只剩拜占庭和法兰克两个强国,其中拜占庭西部有些地区已经独立了,实力有所下降,法兰克则团结起来,实力反而增加。

李纯令军事部根据新的情报,对原来的第三波征服计划进行修订,让各军的任务更加合理一些。

12月份,军事部尚书韩泰将修订后的第三波征服行动的方案,呈送到李纯那里,李纯认真看了一下,内容比较详实,对这个方案还算满意。

第三波征服行动的目标是拿下欧洲和西亚、北非剩余的地区,实现对所有夷人地区的征服。共派出5个军团和44个襄人团,共有28.2万作战部队,军事部另派后勤支援和情报搜集部队。出征部队共分五路人马,具体组成和任务如下:

第一路军由镇蕃军带9个襄人团(6个扶余、3个扶桑)组成,由镇蕃军统领谢长林指挥,共5.7万人。任务为,从乌拉尔河中游的杰杜罗(今奥伦堡以南)渡河,向西北方向进攻保加尔汗国,而后会同第二路军进攻罗斯一带,再向西进攻波兰大公国,最后会同第二路军进攻法兰克王国。

第二路军由镇胡军带9个襄人团(6个扶余、3个扶桑)组成,由镇胡军统领乌重胤指挥,共5.7万人。任务为,从乌拉尔河下游的索科(今阿特劳以北)渡河,向西进攻可萨汗国,而后会同第一路军进攻罗斯一带,再向西进攻摩拉维亚,最后会同第一路军进攻法兰克王国。

第三路军由镇辽军带9个襄人团(4个新罗、3个扶桑、2个羌戎)组成,由镇辽军统领刘悟指挥,共5.7万人。任务为,从亚尼郡阿尼城出发,向西进攻拜占庭帝国北部,直取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再向西进攻保加利亚,沿途拿下塞尔维亚、潘诺尼亚、克罗地亚等地,最后从东南部进攻法兰克王国。

第四路军由镇东军带8个襄人团(4个新罗、4个羌戎)组成,由镇辽军统领吴元济指挥,共5.2万人。任务为,从叙黎郡拉塔城(今拉塔基亚)出发,向西进攻拜占庭帝国南部,先协助第三路军拿下君士坦丁堡,再向西进攻希腊、阿格拉布,再进攻意大利半岛,最后从南部进攻法兰克王国。

第五路军由镇罗军带9个襄人团(2个羌戎,4个新罗、3个扶桑)组成,由镇罗军统领宋朝隐指挥,共5.7万人。任务为,从加利群岛出发,向北进攻伊德利斯,再往北拿下白衣大食,而后向北攻占不列颠群岛,最后从西部进攻法兰克王国。

为协调各军行动,在亚山城(亚历山大城)设立西征元帅府,由范希朝担任西征元帅,元帅府配有专门的情报搜集和传令部队。

为保障军队的征服行动,军事部在杰杜罗、索科、阿尼、拉塔、加利设置五个大型的补给点,后续根据部队的征服进展情况,再延伸设置一批补给点。

李纯从整个征服行动来看,前面是各路大军分头征讨,最后的矛头全部指向最后的大国法兰克王国,大唐将士要与欧洲猛人作最后的碰撞。

李纯看出方案的一个瑕疵,就对韩泰说:“各路大军分的很开,范希朝在亚山城很难实际指挥各军,北部的第一、第二路军挨的比较近,可由老将乌重胤统一指挥,打到法兰克以后,由乌重胤协调各军行动,这样效率会更高。”

韩泰答道:“陛下这样改一下更合理一些,臣建议方案确定后就发给各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