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一个亿,已经是一笔巨款,更何况大麦科技此时正处于发展初期,拿出一个亿已经非常难得了,足见杜宏远的战略眼光与担当。
随后,江一鸣又与景东方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不过景东方更加复杂,不像大麦科技那样可以快速决策,江一鸣也理解他们的谨慎态度。
他并未要求对方急于答复,而是请他们先成立专项工作组,与政府对接,共同协商具体合作方案与实施路径,看能否找到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合作模式,共同制定上下游企业落户临江市的有利政策包。
随后,江一鸣与郭临野又到访了临江市的几家大型科技公司,与他们洽谈相关事宜,争取他们的支持。
通过一天的走访和洽谈,整体情况不错,让他们有信心招引更多的企业落户临江市。
“临野市长,你亲自抓这件事,尽快制定最新的招引政策,争取半个月内完成,我们再分头去招引,我打算在五月中下旬召开电子产业招商大会,集中签约一批重点项目。所以在此之前,必须确保政策具有竞争力和可操作性,确保二十家以上的重点企业能够明确表达落地意向。”
江一鸣说道:“临江市能否在电子产业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在此一举。”
“请书记放心,我立刻组织专班加班加点研究政策细则,确保半个月内拿出最优方案。我们一定争取在五月中旬前完成政策出台和企业意向对接。”
郭临野当场表态,随即着手组建由发改、招商、科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连夜召开碰头会,梳理现有产业基础与政策短板,对标先进地区园区扶持举措,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逐条论证土地、税收、人才落户、研发补贴等关键条款。同时安排专人对接大麦科技、景东方等重点企业,开展多轮闭门磋商,确保政策精准匹配企业落地痛点。
江一鸣则第二天前往省委向杜家乐汇报了临江市电子产业招商工作的整体进展,同时汇报了临江市想与江城大学共建临江分校的初步设想。
“你说大麦科技公司愿意捐赠一个亿支持临江校区建设?”
“是的,杜总明确表态支持临江校区建设,还说可以签订捐赠协议,资金将在每年年底到位。”
江一鸣说道:“书记,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江城大学临江分校如果能够建成,不仅能极大提升临江市的科教实力和城市能级,更将为电子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与科研支撑。对于临江市打造一流电子信息产业高地而言,无疑是关键一子。还请书记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