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话,无需再说。在座的都是浸淫朝堂多年的人精,谁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主帅失踪,军心必然动摇。
一直对大晋南诏虎视眈眈的巫蛮各部,绝不会放过这天赐良机。届时,烽烟再起,生灵涂炭,仅靠镇南王府的贪狼军不切实际,贪狼军虽强,但在南诏那等毒瘴弥漫、山高林密的险恶之地,面对巫蛮神出鬼没的袭扰,独木难支。
“当务之急,”穆阁老道:“需立即选派一位重臣,火速奔赴南诏,坐镇军中,稳住青翼营军心,压制巫蛮蠢蠢欲动之势!且不惜一切代价,寻回戴将军踪迹,再是统筹南疆全局,接手指挥!”
他顿了一顿,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声音更沉:“此人,需有领兵之实才,非纸上谈兵之辈,需有临阵决断之魄力,能震慑骄兵悍将,需熟悉南疆地理民情,最好……有与巫蛮周旋之经验更要……”他艰难地补充道,“有足够的身份威望,方能压得住场面,让南疆诸军信服!”
条件苛刻至极,几位老臣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沉重的忧虑和一丝无力感。
如今朝中武将凋零,老的老,死的死,正值壮年的将士驻守各营,非天子诏不得擅自入京,新一代尚未完全成长起来,更缺乏独当一面的统帅之才。环顾整个大晋朝堂,能满足这些苛刻条件的人选……
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投向了御座之上的李承胤。
连李承胤自己都在考虑是否要御驾亲征。他是皇帝,是天子,是大晋的最高象征。若他亲临南诏,军心士气必然大振,寻回戴舒桐、震慑巫蛮、稳定南诏,似乎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选择。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没多久就被他自己给掐灭了。不行,他初登基,帝位远未稳固。朝中那些被他强硬手段打压下去的旧势力残余,那些对他“任人唯亲”、推行新政心怀不满的世家,甚至那些对他不满的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