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新的消息又传遍都城。
“最新消息!太子殿下要在城北买块地,建一座‘百工署’,专门招纳奇人异士!”
“真的假的?”
“陛下还赏了他三千万两白银呢!听说他还下了令,金戈铁骑军要是战死,家属能得一千两抚恤金!”
“一千两啊!够咱们普通人家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了!太子殿下这是真把将士们放在心上了!”
不过,一片赞誉声中,也夹杂着些许质疑。
“虽说太子近年来改变的很大,可太子崛起得还是太晚了,有些可惜了。”
“是啊,大皇子有聚英楼,四皇子有东厂撑着,这百工署刚起步,真能成气候吗?”
“现在才开始招揽人才,啧,那些真正的能人异士,早被大皇子、四皇子挑走了吧?会不会太迟了?”
期待与质疑在京城交织,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等着看接下来的热闹。
而秦川紧锣密鼓部署百工署的消息,也飘进了秦凌岳的府邸。
“百工署?”秦凌岳捏着密报,不屑的嗤笑,“就凭这么个名头,也配和我的聚英楼比?现在才想起招揽人才,简直是可笑!”
与此同时,四皇子秦逸轩的府邸内灯火通明。
他连夜召集心腹幕僚,厅堂内坐得满满当当,气氛却透着几分凝重。
“诸位想必都听说了,”秦逸轩端坐主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秦川不仅从梁国活着回来了,还扬言要开‘百工署’,公然招揽天下英才。这事,你们怎么看?”
话音刚落,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率先开口:“三殿下不必忧虑,京城内外的贤才,早被咱们和大皇子的人网罗殆尽,太子想在短时间内凑齐可用之人,谈何容易?”
“陈老说得对!”另一人立刻附和,语气中满是轻视,“这就像池塘里捞鱼,大鱼早就被咱们和大皇子捞走了,剩下的不过是些蹦跶不起来的小鱼小虾,成不了气候。”
“哈哈哈,什么百工署,我看最后只能聚一群酒囊饭袋!”
一时间,厅内传出哄笑声,几乎没人觉得秦川的百工署能掀起什么风浪。
秦逸轩微微颔首,看似认同众人的看法,目光却转向了一直沉默抚扇的欧阳鸣:“欧阳先生,您一向有独到见解,不知对此事怎么看?”
欧阳鸣轻摇羽扇,语气平静却带着谨慎:“此事未必如诸位所想那般简单!百工署能不能成,全看太子的魄力,以及他背后藏着的手段。”
“哦?”秦逸轩眉头一挑,身体微微前倾,“还请先生详解。”
他最倚重欧阳鸣的谋略,这些年能在皇子争斗中站稳脚跟,全靠欧阳鸣运筹帷幄。
欧阳鸣不疾不徐地反问:“殿下可知,我大秦虽在七国中实力垫底,为何数百年来始终没被吞并?”
秦逸轩沉思片刻,答道:“一是大秦地势险要复杂,易守难攻;二是历代君主皆有作为,每逢危难,总有贤才挺身而出,护住江山。”
“正是!”欧阳鸣点头,羽扇轻轻一顿,“这些年,殿下您以东厂之名暗中招贤,大皇子靠聚英楼网罗异士,但天下英才,岂止在大秦境内?六国之中,怀才不遇、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的人,比比皆是!”
他目光深远,继续道:“真正的贤才,往往孤高傲世,不愿轻易屈居人下!可只要百工署的口号够响、诚意够足,能给他们施展抱负的舞台,未必不能吸引到真正的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