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84章(2 / 2)

于伟正听得非常认真,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偶尔抬眼看向发言的代表,目光平和专注。待几位代表发言完毕,郑红旗看向于伟正:“于书记,您看……”

于伟正点点头,放下手中的笔,环视全场,声音沉稳而清晰:“红旗同志,还有在座的各位曹河县代表团的同志们,刚才几位代表的发言,我都认真听了。大家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认识是深刻的,提出的意见建议也是结合曹河实际的,讨论得很好,也很热烈。”

他顿了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放下杯子时,脸上的温和收起了几分,多了些凝重:“人大代表,代表的是人民。我们讨论问题,最终要落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那么,曹河县当前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我看,大家心里要有本明白账,思路必须清晰。核心问题,就是我们的国有企业!”

这话一出,会场的气氛明显凝滞了一下。代表们脸上的表情各异,有深以为然的点头,有眉头紧锁的忧虑,也有低头不语的沉默。曹河是工业县,在座的不少代表本人就是国企负责人,或者家属在国企,这个问题戳到了痛处。

于伟正没有停顿,继续往下说,语气平缓却字字清晰:“同志们啊,情况我们都清楚。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不断下降,这是事实。但同时,群众的需求在增长,消费能力也在缓慢提升。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在变化,说明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在增加!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乡镇企业土地和人工成本低,负担轻。反观我们的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重啊!职工的养老、医疗,企业办社会的职能,还有体制机制带来的管理成本,都像沉重的担子压在身上。此消彼长,就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这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是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结构性矛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