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19章(2 / 2)

我点点头:“于书记没反对,让我们抓紧时间按程序推进,尽快落实。”

张叔沉吟道:“嗯,现在大家都在和新书记相互磨合、相互适应。于书记呢,也是第一次担任地市一把手,工作经验和方法还在探索中,大家都要多理解、多支持、多配合……”他话锋一转,带着点探讨的意味,“不过于书记对改革创新的支持力度,魄力还是很足的。”

在张叔面前,我说话也更直率一些:“于书记的思路确实很开阔,刚才还跟我聊了些很大胆的设想。”

张叔在我面前没什么保留,叹了口气说:“是啊,有魄力是好事。但省里有些领导对曹河县目前搞的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和方式,还是有些不同看法,给了我们不小的压力。主要是认为曹河有些操之过急,怕引发社会不稳定。甚至……还有一些关于红旗同志的举报信也递到了上面,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说红旗不关心国企工人死活,漠视群众利益等方面……”

我知道,红旗书记在曹河县搞的国企改革试点,核心就是“断奶”,推动企业真正走向市场,自负盈亏。政府原则上不再为企业的经营亏损和银行贷款兜底。这套思路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面对曹河酒厂这样历史包袱沉重、职工人数众多的老国企,阻力巨大。

张叔继续说道:“曹河酒厂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啊。工人多,债务规模大,社会影响面广,曹河县面临的改革压力确实非常大。不是政府不想帮,实在是前些年李显平当政时期啊,默许甚至纵容县里企业之间相互担保、乱拆借,形成了极其复杂的三角债、四角债,像一团乱麻,不仅拖垮了企业,也把县政府给拖累了。现在看来啊,反倒是像东洪这样原来国企底子薄的县,包袱轻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