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54章(2 / 2)

于伟正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脸上看不出喜怒。等我讲完,他沉默了片刻,“再生一个孩子……”于伟正低声重复了一句,嘴角似乎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这个孙向东,倒是会挑时候提要求。”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目光落在我脸上:“侯成功同志的意见,你怎么看啊?”

我谨慎地回答:“侯市长坚持原则,强调国策的严肃性,我完全理解。也深刻认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过于简单,有失稳妥。”

“原则当然要坚持。”于伟正放下茶杯,声音沉稳,“计划生育是国策,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我们做工作,尤其是在基层,面对复杂局面和特殊个案时,也要讲求方式方法,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死守教条,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曹河酒厂上千工人没饭吃,闹到省里,影响的是东原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这个责任,谁来负?”

于伟正又道:“孙向东的情况,确实有其特殊性。高粱红酒是东原的名片,是重要的税源和就业渠道。他的秘方,是这张名片的核心价值所在。某种程度上说,保护好他,就是保护好这张名片,保护好东原的一个产业。这不是为他个人开脱,而是从全市发展大局出发的考量。”

他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我:“至于生孩子的问题……东原九百多万人口,多一个孩子,少一个孩子,影响不了人口基数的大局。关键在于,怎么操作。”他走回办公桌,拿起一份文件递给我,“你看看这个,东投集团‘三学办’牵头搞的《关于曹河县酒厂改革脱困的若干思考》,里面有些观点,比如‘技术入股’、‘品牌授权’、‘混合所有制探索’,我看很有启发性,跳出了单纯要钱要政策的旧思路。你在基层打仗,听到枪炮声的同志才能指挥打仗,你结合孙向东的技术优势,好好琢磨琢磨,提提意见。”

我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于伟正继续说道:“孙向东的要求,我知道了。你告诉他,只要他真心实意、毫无保留地帮助曹河酒厂恢复生产,解决技术难题,让工人有活干、有饭吃,他个人的事情,组织上会酌情考虑。但是!”他加重了语气,“这不是交易!这是对他顾全大局、为东原发展做出贡献的一种……嗯,人性化的关怀。具体怎么落实,我看啊,就不要汇报了。朝阳啊,你的任务完成的很好,至于生孩子的事,孙友福同志是有智慧的,这个问如果他都解决不了,那市委就要解决他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