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哪里听不出来。
姚玉兰这是瞅着江家二房发达了,江漓又升了官,自己也被封了县君,势头大好,所以替自家儿子攀亲来了。
想当初杜若刚嫁过来的时候,姚玉兰是第一个对她示好的人,后来更是帮了她许多。
这些,杜若都牢牢地记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50章出什么案子了?(第2/2页)
于是顺水推舟,“呀,小鱼这么厉害呢?真不错!”
然后送了块玉给小朋友,摸着他的脑袋笑眯眯道:“记得要好好读书上进哦,我和你江漓叔叔一定支持你。”
这话等于给出了承诺。
只要江小鱼不跑偏,等他长大了,学出点真本事,就能得到他们夫妻的提携照顾。
姚玉兰大喜过望,“还不快谢谢你大郎叔和杜若婶子?”
“行了,瞧你那点出息,上不得台面。”江族长板着脸训斥道,“又不是外人,江漓两口子日子好了,难道还会忘了我们这些族人不成?”
提起这个,杜若倒是想起来了,之前说过每年资助五百两银子,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
今年还没兑现呢。
杜若从系统里拿出五张银票,从桌子底下偷偷塞给江漓,让他交给江族长。
江族长也没客套,收下了,并代表全村人感谢江漓和杜若的慷慨。
江漓笑道:“这趟回来,除了接郑家人,还想把您老人家也一并接过去住住,不知道可有空?”
“你能念着我,我心里头自然高兴,只是我年纪大了,也不爱动了。况且你马上就要去京城赴任,还省得给你添麻烦。”
江族长摆摆手,“我就不去了,你们好好的就行。”
说着,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我一直没找到机会问……你三叔咋样了?上次来信说考上秀才了,和蕙兰也已经完了婚,两口子感情还好吧?他要是敢欺负蕙兰,大郎媳妇你就打他,就说我说的!”
杜若呵呵,“我可不敢,我要是打他,我娘可不会放过我。”
江族长眼睛一亮,“哦?这样说来,他们感情挺好的?”
“好,好着呢。”杜若眉眼弯弯,“我娘怀孕了,都三个多月了。”
江族长大喜,“真的?”
“包真的,还是三胞胎呢。”
“三,三胞胎?!”
“对,您老人家啊,又要添孙了,三个大孙子呢!”
江族长喜得眼泪汪汪,“没想到啊,我家老三临到老了还有这福气。回去替我谢谢蕙兰,要不然那混球得打一辈子光棍,连个养老送终的人都没有。”
他擦了擦眼角,看向江漓,“你祖母后面的头七啥的有我们呢,你就不用管了。事不宜迟,早些回凤阳府吧,把手头上的事处理干净,别误了去京城上任的时辰。”
江漓点头,“我知道了,族长爷爷。”
夫妻俩只在老家住了两天,就急匆匆地重新上路,先去了镇上,租了辆马车,直奔杏林村,接上郑老舅一行人。
到了县里,换了辆更大的马车,正式出发。
一路风尘仆仆,打跑了好几拨流民土匪,终于在三天后抵达了凤阳府。
郑家人还是头一回出这么远的门,兴奋得不行。
尤其是石头和锁儿两个小孩子,更是把头探出车厢外,看着沿途的风景,发出惊喜的叫声。
郑舅母把他们拉回来,“坐好,一点规矩都没有。”
石头两眼亮晶晶地问杜若:“小姑,要进城了吗?城里比咱们镇上还要热闹吗?”
杜若捏了捏他的小脸蛋,笑道:“当然啦,人可多了,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到时候小姑带你去逛……”
转眼间,马车就停在了城门口。
杜若探出头去看。
奇怪,怎么这么安静?
平日里出出进进络绎不绝,还经常需要排队通行,今儿怎么回事,一个人都没有?
“相公,你有没有觉得怪异?”
“确实不对劲。”江漓蹙起眉头,跳下马车,“你们先在车里等着,我过去问问。”
守城官见有人来了,打起十二分精神,等看清来人的脸时,立马恭敬行礼。
“见过江大人!”
江漓点头嗯了声,视线扫过旁边一溜儿全副武装的官兵,问道:“怎么回事?”
守城官才想起来江漓这段日子人不在凤阳府,忙解释道:“奉知府大人的命令,全城戒严!除非有通行令牌,否则不许进也不许出!”
全城戒严?
江漓心里一沉,“出什么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