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地标节:觉醒年代> 第五十二回 记忆传承数字化 筑梦双城跨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二回 记忆传承数字化 筑梦双城跨次(1 / 2)

第五十二回记忆传承数字化筑梦双城跨次元(第1/2页)

诗曰:

数字为舟载记忆,双城筑梦续人文。

灵脉共振连中外,文明共生谱新篇。

第二届全球人文节的热潮中,“跨文明记忆传承计划”率先落地。新星澈牵头,联合全球顶尖科技团队与文化学者,在元宇宙搭建“全球文明记忆数字库”——以通玄石的灵脉能量为加密核心,将各国非遗技艺、历史典籍、口述记忆等数字化存储,既保留文明本源的灵脉印记,又能通过全球人文交流中心的终端设备,让任何人随时随地调取学习。

北京的元宇宙研发中心内,新星澈正调试数字库的“灵脉记忆还原”功能。他轻点屏幕,调取敦煌莫高窟第323窟的“张骞出使西域图”,三维全息影像瞬间在眼前展开——不仅能清晰看到壁画的色彩、线条,还能通过灵脉能量感应,还原壁画创作时的历史背景、工匠心境,甚至听到张骞出使西域的马蹄声与驼铃声。

“这个功能太神奇了!”前来体验的埃及考古学家阿米娜惊叹道,“通过数字库,我们可以将金字塔的铭文、木乃伊的制作工艺完整保存,还能让全球民众沉浸式了解古埃及文明,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和仲珩补充道:“数字库不仅是存储工具,更是传承载体。我们将邀请各国非遗传承人录制‘灵脉教学视频’,通过双宇共振能量,让学习者在元宇宙中‘亲手’体验技艺操作——比如中国的活字印刷、法国的葡萄酒酿造、日本的茶道,都能通过灵脉模拟实现真实触感。”

时砚初催动文脉能量,将《永乐大典》残卷的灵脉印记注入数字库:“每一份数字档案都承载着文明的灵脉能量,既能防止遗忘,又能让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跨次元双城记:现实与元宇宙的人文共建

与此同时,“跨文明青年论坛”上提出的“双城筑梦计划”也正式启动——选择中国苏州与意大利威尼斯两座“水城”,开展现实与元宇宙联动的跨文明共建,打造全球首个“跨次元人文双城”。

苏州平江路上,工人们正按照元宇宙中设计的“灵脉共生景观”施工。景观以苏州园林的“借景”艺术为核心,融入威尼斯的水城风情: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侧是白墙黛瓦的苏式建筑,墙角点缀着威尼斯的贡多拉模型与彩色玻璃灯;河道上的石桥雕刻着苏州评弹的人物与威尼斯歌剧的场景,桥下的溪水通过灵脉能量连接,与威尼斯的运河形成“双宇共振”。

“苏州的园林与威尼斯的水城,都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苏州园林非遗传承人李师傅正在指导工人安装石桥雕刻,“我们将苏绣的针法融入雕刻技艺,再结合威尼斯的玻璃镶嵌工艺,让每一座石桥都成为文明互鉴的艺术品。”

元宇宙中的“威尼斯数字水城”同样热闹。新星澈通过灵脉能量同步苏州的景观数据,让数字水城与现实苏州形成完美呼应:用户可以在数字水城乘坐贡多拉,穿梭于苏式园林与威尼斯建筑交融的街道;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实时观看苏州工匠的雕刻过程,甚至远程参与设计调整。

威尼斯市长马尔科通过元宇宙终端参观数字水城后,激动地表示:“‘双城筑梦计划’让两座相隔万里的水城实现了‘零距离’交流。我们计划组织威尼斯的学生通过元宇宙到苏州研学,学习园林设计与非遗技艺;同时也邀请苏州的民众来威尼斯体验水城文化,让跨文明交流更加深入。”

危机再现:灵脉过载的警示

就在“双城筑梦计划”推进顺利,全球文明记忆数字库即将全面上线之际,苏州与威尼斯的灵脉节点同时出现异动——灵脉能量波动异常剧烈,部分景观的灵脉印记开始模糊,元宇宙中的数字水城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卡顿。

“是灵脉过载!”代清禾第一时间赶到苏州的灵脉核心枢纽,掌心绿色地脉能量与灵脉共鸣,“全球人文节的交流热潮与数字库、双城计划的能量消耗,超出了灵脉的承载极限。如果不及时疏导,灵脉可能会出现永久性损伤!”

新星澈调取灵脉监测数据,屏幕上的能量曲线持续飙升:“数字库存储的灵脉记忆过多,双城计划的双宇共振又加剧了能量流动,再加上全球用户的访问量暴增,灵脉不堪重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