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疗愈之音入尘寰万城共鸣谢华章(第1/2页)
诗曰:
灵音疗愈融烟火,万城同唱共生歌。
人文盛典终有尽,守护初心永不歇。
第三届全球人文节过半,灵脉音乐疗愈工坊从线上走向线下,深入现实界的医院、学校、社区,让跨文明的疗愈之音融入烟火人间;而闭幕式的“万城共唱共生曲”筹备工作也进入尾声,一场跨越双宇、连接万城的文明盛典即将上演。
疗愈之音落地:烟火人间的温情守护
北京协和医院的康复病房内,灵脉音乐疗愈设备已正式投入使用。几位术后康复的患者,佩戴着轻便的灵脉感应耳机,聆听着定制的疗愈音乐——中国古筝的悠扬旋律搭配西方大提琴的醇厚音色,灵脉能量通过耳机缓缓渗入体内,帮助缓解疼痛、平复情绪。
“以前康复训练很枯燥,还总觉得焦虑。”一位骨折患者轻声说,“现在听着音乐,感觉身体没那么疼了,心情也放松了,康复进度都快了不少。”主治医生李大夫补充道:“临床数据显示,接受灵脉音乐疗愈的患者,疼痛评分平均下降30%,睡眠质量和康复依从性明显提升。我们计划将这项服务推广到更多科室。”
在上海的一所国际学校,灵脉音乐疗愈成为学生们的“心灵课程”。课堂上,老师通过元宇宙设备,带领学生们“走进”丽江古城的东巴秘境,聆听东巴古乐;或是“置身”非洲草原,感受鼓乐的雄浑。不同文明的音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体验,还帮助他们缓解学业压力。
“每次听完音乐,我都感觉心里的压力消失了。”一位六年级学生说,“通过音乐,我还了解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比如纳西族的东巴文、非洲的部落传统,特别有趣。”学校校长表示:“灵脉音乐疗愈既滋养了学生的心灵,又促进了跨文明理解,是素质教育的绝佳载体。”
社区层面,“灵脉音乐角”在全国百城同步设立。退休老人围坐在一起,聆听舒缓的古琴曲;上班族下班后,在社区广场体验非洲鼓乐的释放感;孩子们则跟着元宇宙中的虚拟音乐人,学习简单的跨文明音乐节奏。灵脉音乐成为连接邻里、滋养心灵的纽带,让社区充满温情与活力。
万城共唱:闭幕式的文明共鸣
第三届全球人文节闭幕式当晚,“万城共唱共生曲”活动如期举行。北京天坛的主会场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会场、元宇宙主舞台同步联动,亿万观众通过灵脉元宇宙护照参与其中。
闭幕式的核心环节,是全球音乐人共同演绎升级版《天地共生》。北京主会场的编钟再次敲响,西安的皮影戏配乐、雅典的竖琴、威尼斯的贡多拉船夫曲、开罗的宗教吟唱、非洲的鼓乐、印度的西塔琴……来自不同文明的音乐元素,通过灵脉能量网络完美融合,形成一曲跨越时空、连接万城的文明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