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 第0129章沪上初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29章沪上初临(2 / 2)

不知为何,她的心,没来由地漏跳了一拍,脸上也有些微微发烫。这是一种她从未有过的、奇异的感觉。

年轻男子——齐啸云,看着眼前这个女孩。她年纪不大,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头发有些凌乱,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但一双大眼睛格外明亮灵动,此刻因为奔跑和激动,脸颊泛着红晕,像熟透的苹果。她身上有一种与沪上女孩截然不同的、野草般的蓬勃生气。

“刚来沪上?”齐啸云随口问了一句,目光扫过她紧紧抱着的、那个打着补丁的蓝布包袱。

“嗯。”阿贝老实地点头,还有些不好意思,“从江南来的。”

“小心些,沪上人多,也杂。钱财不要外露。”齐啸云淡淡地叮嘱了一句,并没有过多交谈的意思。他今日是替父亲去火车站接一位北边来的客商,恰好路过此地。出手相助不过是举手之劳,并未多想。

“嗯!我知道了,谢谢你!”阿贝再次道谢,心里充满了感激。

齐啸云微微颔首,便带着随从转身离开了,身影很快消失在熙攘的人流中。

阿贝站在原地,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怅然若失。那个大哥哥,人真好,长得也真好看……她甩甩头,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抛开,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经过这番惊吓,她更加谨慎了。她不再盲目乱闯,而是开始向一些看起来面善的、摆小摊的妇人打听,哪里需要绣娘,工钱如何。

终于,在天色将晚,她几乎快要绝望的时候,在一个偏僻的、挂着“徐记绣坊”招牌的小门脸前,她停下了脚步。这绣坊门面不大,看起来有些年头了,里面光线昏暗,但收拾得还算整齐。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鼓起勇气走了进去。

柜台后坐着一位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在灯下修补一件戏服。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透过镜片打量着阿贝:“小姑娘,有事?”

“婆婆,请问……您这里需要绣娘吗?”阿贝怯生生地问,将怀里的包袱又抱紧了些。

老妇人看了看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会绣什么?有样子吗?”

阿贝连忙点头,小心地打开包袱,取出那幅她视若珍宝的《莲塘清趣》绣品,双手递了过去:“婆婆,您看,这是我绣的。”

老妇人接过绣品,凑到灯下仔细观看。起初她神色平淡,但看着看着,眼神渐渐认真起来。她用手指摩挲着绣面,感受着针脚的细密均匀,看着那莲叶的脉络、荷花的层次、鱼儿的灵动,甚至水波的荡漾感,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色彩过渡也十分自然。这功底,不像是个这么小的姑娘能有的。

“你多大?跟谁学的绣活?”老妇人放下绣品,看着她问。

“十三了。”阿贝稍微虚报了一点年龄,“跟我娘学的,我娘绣活很好。”她没说自己是养母。

老妇人沉吟片刻。这姑娘手艺确实不错,有灵气,而且看起来是个能吃苦的老实孩子。她这小绣坊生意清淡,请不起价钱高的老师傅,有个便宜又好用的学徒工也不错。

“我这儿工钱不高,管吃管住,一个月两块大洋。主要是帮忙打下手,修补些旧活,空闲时也能接点小件自己做,收入对半分。你愿意吗?”老妇人开出条件。

管吃管住!一个月还有两块大洋!这对几乎山穷水尽的阿贝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她忙不迭地点头:“愿意!我愿意!婆婆,我什么都能干,我不怕吃苦!”

看着女孩眼中迸发出的惊喜和迫切,徐婆婆心里叹了口气,也是个苦命的孩子。“行吧,那你留下吧。后面有间堆放杂物的小屋子,收拾一下能住人。以后叫我徐婆婆就行。”

“谢谢徐婆婆!谢谢您!”阿贝喜极而泣,连连鞠躬。

就这样,阿贝在举目无亲的沪上,终于找到了一个暂时的落脚点。虽然条件艰苦,工钱微薄,但至少,她迈出了第一步。

夜晚,躺在那个狭窄、潮湿但总算属于自己的小空间里,阿贝摸着颈间的玉佩,望着窗外陌生的、被霓虹灯映照得有些发红的夜空,心中百感交集。她想念水乡的父母,也对白天那个帮助她的年轻男子有一丝模糊的惦念。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许和一定要在这大上海站稳脚跟的决心。

沪上的第一夜,在这个十三岁女孩的辗转反侧中,悄然流逝。而命运的齿轮,在她与齐啸云那次短暂的邂逅中,已经开始了悄无声息的转动。

(第0129章沪上初临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