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御史发难兰因絮果(第1/2页)
萧景玄的布局,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迅速激起了涟漪。
不过两日,都察院御史李振,那位以耿介刚直、不阿权贵著称的言官,便在早朝之上,手持玉笏,出列朗声奏禀:
“陛下,臣弹劾太子舍人赵永!其人品不端,涉嫌科举舞弊,有负圣恩,玷污清流!”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目光齐刷刷投向站在文官队列前列的太子萧景铭,以及他身后不远处面色瞬间惨白的赵永。金銮殿上的气氛骤然紧绷。
永和帝高坐龙椅,眉宇间看不出喜怒,只淡淡道:“李爱卿,弹劾朝廷命官,尤其涉及科举,乃国之重典,需有实据。你可有凭证?”
“回陛下!”李振声音洪亮,不卑不亢,“臣查得,赵永中举之前,家道贫寒,其母甚至需为人浆洗衣物以补家用。然其中举后不过旬月,其远房表亲便在京城繁华之地,开设规模不小的‘文墨轩’,启动资金高达千两白银!此巨款来源蹊跷,赵永无法自圆其说!此其一!”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二,臣访得当年与赵永同科、不幸落第的几位学子,皆言赵永考前文章平平,策论尤显稚嫩,与其中举之试卷文采斐然、见解犀利之状,判若两人!臣虽无当年试卷原件比对,但多人证词一致,不得不令人心生疑窦!臣恳请陛下,下旨重查当年科考存档,核验笔迹,以正视听,肃清科场积弊!”
李振的奏劾,条理清晰,虽无铁证,但疑点重重,直指要害。尤其是要求重查科考存档,更是触及了许多人敏感的神经。
太子萧景铭脸色铁青,出列喝道:“李御史!休得胡言!赵永才华,本宫深知,乃是其寒窗苦读所得!你无凭无据,仅凭些许捕风捉影之词,便构陷东宫属官,究竟是何居心?!”他必须保住赵永,否则火很容易烧到他自己身上。
王崇焕亦出列,面色沉静,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李御史关心科场清誉,其心可嘉。然科举取士,乃国之根本,程序严谨,岂容轻易质疑?赵永之才,陛下与太子皆有目共睹。至于其亲眷营生,或有其他机缘,未可一概而论。若因些许钱财往来不明便推翻既定科考结果,岂非令天下学子寒心,令朝廷法度荡然?”他轻描淡写,将资金问题归为“亲眷营生”“其他机缘”,又将重查科举的后果无限放大。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几派。寒门出身的官员多沉默不语,或面露思索,他们大多受过世家压制,对科举不公感同身受,但碍于权势,不敢轻易发声。世家一派的官员则纷纷附和王崇焕,指责李振无事生非。亦有少数耿直之辈,支持李振,要求彻查。
永和帝高踞御座,将底下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他深知科举关乎国本,亦知其中必有龌龊,但牵一发而动全身。他目光扫过垂首不语的萧景玄,见他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心中微动。
“好了。”永和帝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科举取士,关乎国体,不可不慎。李御史所奏,并非全无道理。然事隔多年,查证不易。传朕旨意,赵永暂停太子舍人之职,闭门思过,配合调查。至于重查科考存档……”他略一沉吟,“容后再议。此事交由刑部与大理寺会同查明,不得徇私!”
这个处置,看似各打五十大板,既回应了李振的弹劾,又没有完全采纳其要求,更将王崇焕“不可轻易质疑”的论调挡了回去。暂停赵永职务,已是给了太子和王崇焕一个不小的警告。
太子和王崇焕心中虽恨,却也不敢再多言,只能领旨谢恩。赵永更是面如死灰,被人带了下去。
萧景玄立于皇子队列中,眼帘低垂,掩去眸中一丝冷光。第一步,成了。赵永被停职调查,就像在太子和王崇焕坚固的联盟上,撬开了一道缝隙。接下来,就看他们如何内斗了。
司制司·暗流下的晋升
朝堂上的风波,暂时还未波及深宫。但沈青澜在皇后寿宴上的出色表现,却带来了直接的影響。
这日,尚宫局传来了新的任命:司制司宫女沈青澜,因技艺精湛,处事沉稳,特擢升为司制司典制,正八品,协助张司制管理司内文书、图样及部分女工事宜。
旨意一下,司制司内反应各异。有真心为沈青澜高兴的,如几位受过她指点绣技的绣娘;也有表面恭贺、内心嫉恨的;更有如之前那位被处置的掌事嬷嬷余党,眼神闪烁,不知在谋划什么。
张司制亲自将代表典制身份的腰牌和服饰交给沈青澜,语重心长:“青澜,你之才学心性,担当此职绰绰有余。只是位越高,责任越重,盯着你的眼睛也越多。望你戒骄戒躁,谨言慎行,莫要辜负了皇后娘娘的赏识与本官的期望。”
“奴婢谨记司制大人教诲,定当恪尽职守,不负厚望。”沈青澜恭敬接过。她明白,这升迁既是机遇,也是更大的考验。从此,她不再仅仅是埋头做工的宫女,开始真正接触到宫廷女官的管理层面,也将更深地卷入司制司乃至后宫的人事纷争。
她搬入了典制独有的小小单间,虽然依旧简陋,但总算有了私密的空间。她将母亲留下的银镯小心收好,将萧景玄那“已知,安心”的纸条藏在贴身的香囊里。这些,是她在这冰冷宫闱中,仅有的温暖与力量来源。
成为典制后,沈青澜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她需要审核各房呈上的绣样、物料清单,分派任务,核验成品。她过目不忘、心细如发的长处得到了更大的发挥。任何图样上的细微差错,物料账目上的不清不楚,都难以逃过她的眼睛。她处事公允,不徇私情,很快便在司制司内树立了威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章御史发难兰因絮果(第2/2页)
然而,树大招风。这日,她核验一批即将送往长春宫(德妃居所)的夏季纱缎时,发现账目上记录的数目与实物有细微出入,少了三匹价值不菲的冰绡。她立刻下令封存所有相关物料和账册,并亲自追查。
负责此事的是一名姓钱的老典记,支支吾吾,语焉不详。沈青澜不动声色,并未立刻发作,只让她回去细想。当晚,她便通过“青鸟”渠道,将此事简略报予贤妃,并提及可能与长春宫有关。她需要借助贤妃的力量,查清这背后的牵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