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名录惊魂御前风云(第1/2页)
秦观提供的那本薄薄的名录,在萧景玄手中仿佛有千钧之重。他连夜与几位绝对心腹幕僚仔细研读、核对,越看越是心惊。这名录不仅印证了墨琛之前的许多猜测,更补充了大量细节,将当年科考阅卷、复核、定榜过程中,几个关键人物不同寻常的举动勾勒得愈发清晰。
尤其是其中一位名叫孙汝谦的礼部郎中,当年仅是礼部一名主事,却因其妻族与太原王氏沾亲带故,在科考期间异常活跃,多次出入王崇焕府邸,且在定榜前夜,曾有人见其携带一密封匣子进入王崇焕书房,直至深夜方出。秦观在旁标注:据闻,当年几名最终被认定“泄题”的考生,其试卷复核环节,皆经此人之手。
“孙汝谦……”萧景玄指尖点在这个名字上,眼中寒光凛冽,“此人胆小怕事,并非王崇焕核心党羽,或可成为突破口。”
“殿下英明。”顾昀赞同道,“据我们掌握,孙汝谦近年虽因王崇焕提携升至郎中,但并未进入权力核心,且其子不学无术,屡试不第,已成为他的一块心病。若以此为契机,或可令其动摇。”
“不仅如此,”另一位幕僚补充,“李振御史连日弹劾,已让王崇焕一党风声鹤唳。我们可将孙汝谦的相关疑点,匿名送至李御史处。以李御史的性子,必会紧咬不放。双管齐下,孙汝谦必慌!”
“好!”萧景玄决断道,“就按此计行事。顾昀,你亲自去安排,务必让李御史‘偶然’得到孙汝谦的线索。同时,让我们的人盯紧孙汝谦,看他近日与何人接触,有无异动。”
他顿了顿,又道:“是时候再去见一见墨琛先生了。有了秦观这份名录,我们的筹码更足,或许可以请他拿出那份关键的联名示警手书原件了。”
长春宫·毒计连环
贤妃那边对“相思子”来源的调查,也有了初步结果。容姑姑悄无声息地回到景阳宫,低声禀报:
“娘娘,查到了。上月岭南节度使冯盎的确进献了一批贡品,其中有一些南方的奇花异草和药材,交由内府库保管。而负责接收、登记这批贡品的,正是內府库那位曾刁难过沈典制的李公公。此外,冯盎的夫人,上月曾递牌子入宫,拜访过……长春宫德妃娘娘。据闻,冯盎夫人离京前,德妃娘娘还赏赐了不少东西。”
线索清晰地指向了长春宫!德妃通过冯盎夫人获得了“相思子”,再指使內府库的李公公在发放物料时做手脚,将沾染了毒物的金线混入司制司领用的材料中,意图借沈青澜之手谋害皇后!
“果然是她!”贤妃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用力,指节泛白,“好一招一石二鸟!既除了眼中钉皇后,又能将祸水引向沈青澜,甚至可能牵连靖王!”
“娘娘,我们是否现在就将这些线索禀报皇后或皇上?”容姑姑问道。
贤妃缓缓摇头,眼中睿智光芒闪烁:“依旧证据不足。冯盎夫人完全可以推说不知‘相思子’毒性,德妃更可矢口否认。贸然揭发,打草惊蛇,她必有后手。”她沉吟片刻,“不过,此事也不能就此作罢。你将我们查到的,关于冯盎夫人与德妃往来,以及李公公经手岭南贡品之事,想办法‘不经意’地透露给皇后宫里的掌事宫女。记住,要做得自然,绝不能让人联想到我们景阳宫。”
“娘娘是想……借皇后之手去查?”
“不错。”贤妃淡淡道,“皇后并非蠢人,此前寿宴风波,她已对德妃心生警惕。得了这些线索,她自有她的渠道和手段去查证。我们只需静观其变。至于青澜那孩子……”她顿了顿,“经此一事,德妃已知她不好对付,且又有哀家暗中回护,短期内应不敢再直接对她下手。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让你的人还是多看顾着些。”
“是。”
司制司·暗室惊心
沈青澜遵从贤妃指示,深居简出,但司制司的事务仍需处理。这日,她需去库房清点一批新入库的江南织锦。库房重地,光线昏暗,货架林立,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布料和防蛀药草的味道。
她正低头核对账册,忽然听到身后货架深处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异响,仿佛是什么东西被碰倒。她心中一凛,立刻警惕地抬头望去,只见幽暗的角落里,似乎有个人影一闪而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三章名录惊魂御前风云(第2/2页)
“谁在那里?”沈青澜厉声喝道,同时迅速后退几步,靠近门口光亮处。
那身影僵了一下,随即,一个穿着低等杂役服饰的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出来,扑通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典制大人饶命!典制大人饶命!奴婢……奴婢是来清扫蛛网的,不小心碰倒了架子……惊扰了大人,罪该万死!”
沈青澜目光锐利地扫过他,见他面色惊恐,不似作伪,身上也确实带着扫洒工具。但她心中那丝不安并未散去。这库房平日虽有杂役清扫,但多是固定时段,此刻并非清扫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