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略作沉吟,目光慈爱地看了一眼岑晚音。
“小孙女自幼失怙,养在老夫身边,难免娇惯了些,且年纪尚小,老夫私心还想多留些时日承欢膝下。这婚姻大事,关乎终身,还需从长计议,仔细斟酌才是。”
荣安大长公主闻言,非但不恼,反而笑容更深,显然对方承业的反应在意料之中。
她转向岑晚音,语气更加和蔼:“晚音姑娘,你的意思呢?不必拘束,但说无妨。”
一时间,堂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岑晚音身上。
她感受到外祖父鼓励的眼神,缓缓抬起头,目光清正,声音柔和却清晰,如同玉珠落盘。
“回大长公主的话。王爷、王妃厚爱,世子殿下垂青,晚音心中感激不尽。世子殿下仁厚谦和,是位端方君子,晚音……不敢高攀,唯有谨遵外祖父教诲,一切但凭长辈做主。”
她这番话,既表达了对王府的感激和对萧煜的认可,又将最终决定权交还给了方承业。
既保持了女儿家的羞涩与矜持,又显得知书达理,分寸感极佳。
荣安大长公主眼中赞赏之色更浓,连连点头。
“好,好一个知书达理、稳重端庄的好孩子!太傅真是好福气啊!”
她不再急于追问,转而与方承业聊起了其他闲话,气氛融洽。
初次提亲,便在这样客气而和谐的氛围中结束。
大长公主留下了丰厚的礼物,但方承业依礼只收下了部分不显逾矩的药材和布匹,那柄象征世子正妃身份的赤金点翠凤钗,则婉言谢绝,待下次再议。
送走贵客后,太傅府内虽表面恢复平静,但下人们眼神交汇间已充满了兴奋与议论。
谁都看得出来,王府诚意十足,而太傅和表小姐的态度,也并非拒绝,这桩婚事,成功的希望极大。
听竹苑内,春桃掩上院门,激动地拉着岑晚音的衣袖:“小姐!您听到了吗?大长公主对您赞不绝口呢!王府这是真心求娶啊!”
岑晚音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在秋风中微微摇曳的翠竹,心中远不如表面看起来那般平静。
她轻轻“嗯”了一声,思绪却有些飘远。
萧煜的真诚,王府的尊贵,外祖父的期望,皇后表姐的暗示……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对她而言堪称“完美”的归宿。
她应该感到欣喜和安稳的,不是吗?
“世子……的确是良配。”她像是在对春桃说,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数日后,康亲王府的二请之礼如期而至。
这次是由康王妃亲自出面,依旧请了荣安大长公主同行,阵仗比初次更为隆重。
带来的礼物也更加贵重,明显透露出志在必得的决心。
这一次,方承业的态度较之上次明显缓和了许多。
在王妃言辞恳切地表达了王府对岑晚音的看重以及萧煜的非卿不娶之意后,方承业抚须沉吟良久,终于松口。
“承蒙王爷、王妃如此厚爱,世子又对晚音一片真心,老夫若再推辞,反倒显得不近人情了。只是小孙女年纪尚轻,若有不足之处,还望王府日后多多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