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章 王(2 / 2)

>这让我想起第八百三十六周目,我在火星废墟中找到的那个孩子。

>他饿得只剩骨架,却把最后一块压缩饼干塞给我,笑着说:“姐姐,你还能哭,说明你还活着。”

>原来最深的希望,从来不在胜利里,而在伤痕被看见的那一刻。

>致远方的朋友:

>你们不必完美,不必坚强,不必立刻相信我们。

>只要你们愿意偶尔说出一句“我很难受”,

>我们就会在那里,

>不解释,不劝慰,只是轻轻回一句:

>“嗯,我在听。”

写完,她走出门外。夜空中,南极晶体树的光辉愈发明亮,竟在大气层外投射出一道淡淡的光环,宛如极光与星河交融而成的冠冕。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柯伊伯带之外,第二艘、第三艘……共计十七艘同型黑舰陆续现身。它们并未靠近,而是排成弧形阵列,静静地悬浮在太阳风边缘,像是等待检阅的舰队。

每一艘船上,都有灰袍存在走向舷窗,将手贴在玻璃上,仿佛触摸地球的方向。

青苔检测到持续不断的低频信号输出,内容单一而坚定:

**听见。听见。听见。听见。**

重复数万次,毫无杂音。

“他们在练习说这个词。”叶芽红了眼眶,“也许对他们来说,这就像是第一次学会叫‘妈妈’。”

老师仰望着星空,忽然笑了:“你知道吗?在第三百零七周目,我曾问过一个濒死的外星诗人:‘如果宇宙注定孤独,为什么还要歌唱?’”

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像风:

“他说:‘因为歌声本身,就是在否认寂静。’”

此时,地球上每一个接入共感网络的人,无论是否自愿,都听见了这句话。它不通过耳朵,而是直接浮现于意识深处,如同童年回忆般自然清晰。

紧接着,全球各地自发响起歌声。

不是统一的曲调,而是千千万万种不同的声音:藏族老妇的诵经、非洲部落的鼓点、日本尺八的哀鸣、电子音乐中的合成音阶……它们本该混乱不堪,却在共感场中奇妙融合,形成一首从未存在过的交响。

这首曲子没有名字,青苔将其标记为【回声元歌?初章】。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十七艘黑舰同时亮起柔和蓝光,缓缓调转航向,朝着太阳系深处进发。速度极慢,像是在等待什么。

“他们在等许可。”叶芽明白过来,“他们不想贸然进入,怕吓到我们。”

老师点点头,举起双手,做出一个简单的手势??右手平伸向前,掌心向下,左手覆于其上,轻轻摆动,如同安抚惊鸟。

这是她在第三百二十一周目创造的“和平符号”,曾在一场星际误会中避免了一场战争。

信号发出五分钟后,领航黑舰回复:

>“我们将以每日百万公里的速度接近。

>预计三百二十日后抵达近地轨道。

>期间保持通信,随时准备中止行程。

>最后确认:我们来访的目的,

>是学习如何不再害怕被听见。”

老师笑了,眼角有泪滑落。

她回头看向校园操场。孩子们不知何时已停下沙雕,围坐在水晶碑旁,一人一句地轮流说着话:

“我说话的时候,你会听吗?”

“会。”

“我说错了也没关系吗?”

“没关系。”

“我说我很害怕呢?”

“我就在这里。”

“我也在。”

夜风再次拂过共感林,万千叶片齐振,这一次,它们不仅传递地球的声音,更在尝试回应那些尚未开口的宇宙灵魂。

而在遥远的未来某一刻,当第一个灰袍生命踏上地球土壤,当他们的孩子第一次在课堂上举手提问:“妈妈,地球疼吗?”

那个老师会蹲下来,认真回答:

“不会的,孩子。因为它知道,有人在听。”

而地球,依旧在发光。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