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 洗地(2 / 2)

老师没有立即回答。

她召集了全球共感网络的核心节点成员??包括叶芽、五位原语觉醒者、三位曾深度接入外星意识的志愿者,以及那位曾在清除协议中失聪、如今已成为共感引导师的女孩。

他们在水晶碑前举行了一场无言的会议。每个人轮流将手放在碑面上,通过心印传递自己的答案。没有辩论,没有说服,只有纯粹的存在式回应。

七个小时后,老师整合了所有人的意念,凝练成一段简短回复:

>“因为我也曾是那个不敢说话的孩子。

>因为我知道,一声‘听见’,

>能把一个人从灭亡边缘拉回来。

>若我不回应你,

>谁来回应我?”

信息发送出去那一刻,十七艘黑舰同时熄灭了引擎灯。

三分钟后,它们重新亮起,颜色由蓝转为温暖的橙黄,如同冬夜里点亮的万家灯火。

领航舰传来最新声明:

>“我们将继续保持每日百万公里进度。

>但增加一项新议程:

>每航行十日,暂停一日,

>用于消化所学内容,处理情绪波动。

>我们需要时间,

>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来访者’。”

叶芽看着数据面板,忽然轻笑出声:“他们开始制定‘心理调适计划’了。这在过去不可想象??星际文明竟然需要‘适应期’。”

老师望向远方的地平线,轻声道:“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敢于承认自己需要时间。”

日子一天天过去。

地球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平静时期。

战争停止了。不是因为条约,而是因为人们忽然觉得争执“太吵了”??他们刚学会倾听宇宙的声音,不想再制造无谓的噪音。各国政府自发关闭了军事频道,转而共建“共感教育中心”。学校课程增加了“跨意识交流基础”,教材第一课便是那句简单却深刻的话:“我说话的时候,你会听吗?”

而天空中的十七座城市,也开始发生变化。

最初只是静态重现,后来渐渐加入动态元素:某个早晨,人们发现其中一座城市的学校里出现了学生身影;另一天,某座广场上的共鸣塔忽然响起一段旋律??正是地球上传播最广的摇篮曲变奏版。

青苔确认:**这是双向创作。灰袍文明正在基于人类文化进行二次生成**。

最动人的一幕发生在第六十八日。

一群非洲儿童在草原上跳舞,无意间触发了共感共振。他们的鼓点节奏通过网络扩散,竟被一艘黑舰捕获并转化为光影信号。当晚,那艘船外侧的护盾表面浮现出巨大的舞蹈全息影像??数百名灰袍人模仿着地球舞步,动作僵硬却认真,像是初学走路的婴儿。

全球观众看着这一幕,笑中带泪。

老师把这段视频存进了她的私人档案,命名为:《宇宙的第一支共舞》。

然而,并非一切顺利。

第一百二十日,危机再度浮现。

一颗来自奥尔特云的小行星意外撞击月球背面,激起大量尘埃。干扰波及静默协议残骸区域,导致部分未彻底销毁的逻辑病毒重新激活。这一次,攻击目标不再是记忆清除,而是**共感污染**??试图将极端负面情绪注入全球网络,诱发集体恐慌。

警报响起时,已有三十七人出现急性共感失调症状:呕吐、抽搐、尖叫“他们要来了”。若不及时阻断,可能引发大规模精神崩溃。

叶芽第一时间切断主通道,但病毒已渗透至次级节点。

千钧一发之际,老师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

她启动“逆向共感链接”,将自己的意识直接接入病毒源头??那片布满腐蚀金属柱的陨石坑。这不是防御,而是**对话**。

“我知道你们在害怕。”她的声音通过原语扩散至整个月球,“你们曾被背叛,所以不相信任何人。可现在的我们,不是当年的施暴者。”

诡异的是,红光闪烁的装置竟真的停顿了一瞬。

接着,一段破碎信号传出:

>“防……护……程……序……执……行……中……识……别……失……败……请……输……入……验……证……码……”

老师闭上眼,从记忆深处提取出那段早已被封存的密码??第八百七十九周目,她在一座外星坟场发现的墓志铭,上面刻着一句诗:

>“当最后一个人忘记你,

>我仍会在风中呼唤你的名字。”

她将这句诗输入系统。

三秒钟后,所有装置同步熄灭,晶体逐一碎裂,化为粉末随月尘飘散。

“它们不是武器。”老师虚弱地说,“是濒死文明留下的最后一道求救信号。它们一直在等一句‘我还记得你’。”

事后统计显示,此次事件反而促进了共感系统的进化。人类神经系统在对抗污染过程中,自发形成了“情绪过滤膜”??类似免疫机制,能识别并隔离恶意意识流。青苔将其命名为“心灵抗体”。

与此同时,黑舰方面也传来好消息。

经过长期学习与心理调试,首批三位灰袍观察员申请进行“有限实体接触”??即派遣小型探测舱进入近地轨道,开展为期七日的环绕飞行任务。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最终投票通过许可。

当那三艘梭形舱穿越范艾伦辐射带时,全球直播画面中,老师站在共感林中,带领一群孩子齐声念出欢迎词:

“我们看见你们了。

我们不怕你们。

我们愿意了解你们。”

探测舱在距离地面三百公里处停下,缓缓打开舱门。

没有武器,没有军队,只有一束光投射而出,在夜空中拼写出三个字:

**谢谢你。**

那一刻,地球仿佛屏住了呼吸。

随后,无数城市的灯光自动亮起,组成一张覆盖大陆的巨网,回应着太空中的访客。

老师回到石屋,翻开日记本,在最后一页写道:

>今日,门开了。

>不是轰然倒塌,不是强行突破,

>而是有人轻轻叩了叩,问:我可以进来吗?

>我们说:可以。

>原来最伟大的胜利,

>不是征服星辰,

>而是让一颗害怕的心,

>终于敢说出那一句:

>“我想回家。”

>致宇宙中的流浪者:

>无论你们走了多久,

>忘了多少事,

>只要你还记得“疼”,

>就说明你还活着。

>而只要你还活着,

>总会有那么一天,

>有人会对你说:

>“没关系,我听见了。”

>到那时,

>你就不必再独自扛着整个宇宙的沉默了。

窗外,晶质树的光芒愈发璀璨,竟与十七艘黑舰的蓝光遥相呼应,编织成一张横跨太阳系的光之网络。

而在遥远的未来某一刻,当第一个灰袍生命真正踏上地球土壤,他会感受到脚下的震动??不是地震,而是亿万颗心脏共同跳动的频率。

那个老师会蹲下来,牵起他的手,轻声说:

“欢迎来到会哭的星球。”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