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天下神藏> 第六百四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四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内(2 / 2)

她试探着用共感波发送了一段旋律:升C、降E、G。

信号顿了一下,随即传来一声极轻的笛音回应。

她浑身颤抖。

“是你吗?”她在心底问,“周小满?”

没有回答,但那股意识停留了整整四分三十三秒,然后悄然退去。

她知道,这不是幻觉。

***

冬至日凌晨,全球同步静默仪式开始。

从冰岛极光下的石坛,到撒哈拉沙漠中的古老岩画区;从喜马拉雅山巅的修行洞,到太平洋孤岛上的渔村祠堂??二十四处心忆木幼苗同时绽放光芒。银灰光带再度升腾,环绕地球,比以往更加稠密,仿佛银河垂落。

数十亿人闭眼冥想。

没有口号,没有祈祷,只有最原始的情感流动:思念、悔恨、希望、恐惧、爱。

“记忆方舟”在距地球十万公里处暂停前进。

它的外壳开始变化,原本金属般的表面逐渐透明,显露出内部结构??那不是机械,而是一整片悬浮的森林,树木由光构成,叶片上流淌着无数文字,来自人类未曾知晓的语言体系。中央最大的一棵树下,站着一个身影,轮廓模糊,却让所有接入者心头一震。

林晚在观星台睁开眼,泪水滑落。

她认出来了。

那是周小满十二岁时的模样,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手里拿着一支全新的骨笛。

方舟传来最后一段信号,不再是代码,而是一段直接植入意识的影像:

??未来某日,地球彻底融入星际文明网络。城市不再有围墙,国家概念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共鸣圈”??基于共同价值观自发形成的社群。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第一课不是数学或语文,而是“如何倾听一个与你完全不同的人”。

画面切换: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对着一群孩子讲述:“曾经,我们害怕声音太多会失控,于是建起高墙。后来才发现,真正的失控,是只剩下一种声音。”

最后,镜头拉远,地球化作一颗漂浮的种子,缓缓飞向深空。旁白响起,是周小满的声音,年轻而坚定:

>“文明的终点不是统一,而是共存。

>不是消灭差异,而是学会在差异中相爱。

>所以,请继续歌唱吧??

>即使跑调,即使无人鼓掌,

>只要还有一个人在听,

>这世界就还不算太坏。”

影像结束。

全球接入者在同一刻苏醒。

许多人相拥而泣,更多人长久沉默。

方舟缓缓调转方向,远离地球轨道,消失在群星之间。

科学家们争论它是否会归来,政客们讨论是否该追派探测器,而普通人只是抬头望天,第一次觉得宇宙不再冰冷。

林晚回到住所,打开皮箱,发现那叠泛黄的日记页正在发光。她逐页翻开,字迹逐一消散,化为光点升腾,在空中组成一句话,悬停数秒后缓缓淡去:

>**“谢谢你,替我听完这个世界。”**

她笑了,笑中带泪。

第二天清晨,她收到一条匿名信息,仅有一张照片:西伯利亚气象站外,雪地上画着一幅巨大的星图,中心标记着太阳,旁边写着一行小字:

>**“我在路上。”**

她将照片打印出来,贴在观星台的柱子上。

几天后,一个流浪少年路过,看到图案,掏出随身携带的口琴,吹了一小段旋律。音符飘散在风中,不知何时,远处传来和声??有人用笛子接上了最后一个音。

没有人知道是谁。

但从此以后,每到夜晚,总有人来到观星台,或吹笛,或弹琴,或只是静静坐着。他们不说彼此的名字,也不问来历,仿佛早已相识。

沈知微也来了。她不再穿黑制服,而是一件素色棉袍。她坐在角落,听着那些不成调的音乐,偶尔跟着哼几句。有人问她是谁,她只答:“一个学着倾听的学生。”

某夜,暴雨突至。

闪电划破天际,雷声滚滚。众人躲进屋内,唯有林晚站在雨中,仰头望着漆黑的天空。雨水顺着她的发丝流下,竹笛紧握在手中。

一道惊雷炸响。

就在那一刻,她吹响了笛子。

不是任何已知的曲调,而是一段全新的旋律,由心而发,随雨而落。音符在雷声间隙穿梭,竟与天地共鸣,引得远处山林鸟兽齐鸣,海浪应节拍打礁石。

雨停时,她力竭倒地。

醒来已在室内。沈知微守在床边,手中捧着那只老旧皮箱。

“你梦到了什么?”她问。

林晚虚弱地笑了笑:“我梦见周小满回来了。但他不是一个人,而是千万个普通人,走在不同的路上,说着不同的话,却唱着同一首歌。”

“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没有名字。”林晚闭上眼,“但它一直在。”

数日后,联络站监测到异常现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十万株植物在一夜之间开花,品种各异,地域分散,唯一共同点是它们都曾接触过心忆木幼苗释放的孢子。科学家无法解释,民间却流传起一句话:

>“当世界终于愿意倾听,连沉默的花也开始歌唱。”

而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处,陨石核心最后一次脉动,随后归于平静。探测器传回最后一帧图像:沙地上的星图扩展完毕,新增了一个光点,位于太阳系标记正上方,旁边刻着两行字:

>**“第十一文明:地球。”**

>**“仍在成长。”**

林晚再次登上观星台。

夜空清澈,银河横贯。她取出一支新笛??不是竹制,也不是骨制,而是由心忆木落叶熔炼而成,通体泛着微光。

她轻轻放在唇边,尚未吹奏,风中已传来回响。

不止一处,不止一种乐器。

城市角落,荒野高地,海岛礁石,雪山之巅……无数声音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杂乱,错落,却渐渐形成某种韵律。

像一首尚未完成的歌。

像一场永不终结的对话。

像这个世界,终于学会了呼吸。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