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一般路过斯坦·李(第1/2页)
在黄鹤楼中餐馆靠门边的餐桌旁,利群倚靠在轮椅上,手中夹着一本书,双眼在书页上缓慢的扫着。
『刻板印象+1…』
『刻板印象+1……』
每一个中餐馆门口路过往里面看了一眼的路人不时为利群提供刻板印象点数。
在点评网站上,舅舅的黄鹤楼中餐馆评分3.4分,大部分差评都在说服务不好,对客人很冷淡,老板说话非常大声,老板娘的眉毛给人过于凶悍的感觉。而在低星差评之外,全部是五分满分好评。
在好评的顾客眼中,黄鹤楼中餐馆是纽约口味最正宗的几家中餐馆之一。
有人隔着餐馆玻璃对着里面的利群举起手机拍照,上传到了点评网站上。
处于三至四分的评分区间内,老板从不对食客谄媚,现在又被老顾客上传了“店主孩子在餐桌边伏案学习”的经典构景照片……
『刻板印象+20……』
“怎么回事?”
利群抬眼看了一眼餐馆外面,没人在注意他。
他很纳闷,这20点刻板印象是从哪里来的。
不管了,加点!!
『运动能力+20……』
『运动能力:31(重伤)』
一口气将自己的运动能力的个体值加满了,利群怨念的盯着后缀词『重伤』。
他感觉到自己可以从轮椅上站起来了,可是肌肉一动全身上下就疼得要命。
尝试了一下起身,身体抖得像筛糠。
“下次试试加在意志力上。”利群小声的嘀咕着。
也许将意志力点满了,他可以像钢铁的保尔·柯察金一样顶着身体重伤的DeBuff获得自如的身体行动力。不需要有人帮他穿衣服、扶着他上厕所这些让他十分不好意思的事情。
出院后到今天,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
闷在二楼房间里一个星期,利群没有收获一点刻板印象值。
由此,利群搞清楚了刻板印象点数的获取规则:刻板印象点数来源于他人的关注。
“孩子,你是在看黑塞的《悉达多》?”
戴着一副飞行员棕黄色镜片墨镜、穿着飞行员夹克的时尚老头在餐桌对面坐了下来,利群看他熟络的样子猜测老人是舅舅餐馆的老顾客。
“Yes。”利群平淡的回答道。
“你多大了?”时尚老头问道。
“16岁。”
“你看起来像是12岁的孩子,不像个高中生。”
『刻板印象+1…』
“你想成为一名作家吗?”时尚老头向利群问道。
利群认真的打量了一下对面,老头子看起来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梦想成为一名闻名世界的大作家,不过后来我做了一名漫画编辑。”
“出版社的漫画杂志销量很不好,又遭遇了一些问题,最后倒闭了。”
“我换了很多工作,现在只能在中城高中当清洁工。”
“年轻,意味着有着无限的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你应该换一本书,《悉达多》是给中年迷茫的老男人看的……”
利群侧了一下身子,对老头的对《悉达多》这本书的看法不置可否,视线看向餐馆里收银台后面的舅妈。
这位老人家肯定是被舅妈委托来找自己谈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章一般路过斯坦·李(第2/2页)
纽约的心理医生诊疗费实在是太高,而舅舅说的六百万也没有到账,在综合考虑下让富有人生经验的老人来开导痛失双亲的自己是最佳选择。
“怎么称呼你?”
“叫我斯坦·李,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