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侯门第一纨绔> 第552章:废人杨天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2章:废人杨天战(1 / 2)

“小胖,谁欺负我姑姑了?”

邓凡会些拳脚功夫,是牛家村的孩子王。

小胖是他的跟班之一。

“是赵三……猛……”

小胖跑得太急,上气不接下气。

“就凭赵三猛那个废物?”

邓凡撇了撇嘴,不以为然。

赵三猛是村里的混混,见邓娥长得漂亮,一直想打邓娥的主意,曾数次前来调戏,结果每次都被邓娥打得鼻青脸肿,狼狈而逃。

邓家是武将之家,邓娥的修为虽然不高,但打个村里的混混还是手拿把掐的,所以邓凡一听是赵三猛并不担心。

小胖......

夜雨初歇,檐角滴水如漏刻计时。深山古庙外的青石阶上覆了一层薄苔,像是岁月悄悄铺下的绒毯。庙内烛火微明,那两尊木像静静相对,男子眉目温和,手中玉笛横置膝头;女子端坐案前,怀中抱书,指尖似还悬于纸面未落。香炉里一缕残烟袅袅升起,缠绕梁柱,竟不散去。

忽有脚步声自林间传来,轻而急促,带着喘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跌跌撞撞推门而入,浑身湿透,发丝贴在额前,怀里紧紧护着一只油纸包。他跪倒在供案前,双手颤抖地打开纸包??里面是一块糖糕,边缘已被雨水浸软,却依旧完整。

“阿娘说……今天是您的忌日。”少年低声说着,将糖糕轻轻放在香案上,“我偷偷省下三天的饭钱买的。您……爱吃甜的吧?书里都这么写。”

他抬头望着那女子木像,忽然红了眼眶:“您不知道,我们村原来有个学堂,可去年发大水冲垮了。先生走了,孩子们也没人教。我爹说读书无用,让我去放牛。可是……可是我昨晚梦见您了。您站在雪地里,手里拿着一本书,问我:‘你会写自己的名字吗?’我说不会……您就哭了。”

少年咬住嘴唇,从怀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李小满”。那是他第一次自己写的字。

“我今早去私塾门口求先生教我,先生骂我是蠢驴,不肯收。但我记住了怎么写。我现在会写了!”他声音拔高了些,仿佛怕神明听不见,“我不聪明,但我愿意学!我想念书,也想记住别人的名字……您能听见吗?”

风穿堂过,烛焰猛地一晃,映得木像面容忽明忽暗。片刻后,一片落叶自门外飘入,在空中打了几个旋儿,轻轻落在那本《听亡录》的封面上。叶脉清晰,形如掌纹,竟与少年掌心纹路惊人相似。

少年怔住,缓缓伸出手,拾起落叶,贴在胸口。他闭上眼,喃喃道:“谢谢您。”

这一夜,千里之外的京城“无名堂”中,守祠的老妇陈氏忽然惊醒。她披衣起身,推开窗,只见庭院中央那盏长明灯无风自动,灯焰由黄转蓝,继而腾起尺许高,宛如一朵盛开的莲。

她颤巍巍走近,耳边竟响起稚嫩童音:“外婆,我们也想去听故事了。”

她老泪纵横,跪倒在地:“秋娘……是你吗?”

灯焰轻轻摇曳,似点头,似微笑。

与此同时,南方某县的“忆墙”下,数十盏纸灯笼随风轻摆。墙上贴满了泛黄纸条,墨迹深浅不一,皆是百姓自发书写之亡者记忆。一位盲眼老翁拄杖而来,身后跟着孙女。他在墙前驻足良久,忽然开口唱起一段旧调: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人高楼饮美酒,几人流落在荒丘?”

歌声苍凉,却字字清晰。唱罢,他从袖中取出一张宣纸,递予孙女:“念。”

女孩展开纸页,朗声读道:“张阿喜,七岁,死于疫病。临终前对娘说:‘别哭,我去天上当星星,夜里给你照亮回家的路。’其母王氏至今每逢子时,在院中摆一碗米粥、一双布鞋,言:‘儿畏寒,莫让他赤脚走夜路。’”

话音落下,墙上一张纸条忽然无风自燃,化作灰蝶飞舞三圈,落入灯盏之中。灯火骤亮,映得整面忆墙如白昼。

这异象不过一夜之间,便传遍十余州府。人们纷纷议论:《听亡录》所载,并非止于文字,而是真能通幽达冥,唤醒沉寂之魂。更有传言称,每逢朔望之夜,若有人诚心诵念亡者之名,便可听见回应??或一声轻笑,或一句低语,或一阵风拂过耳畔,像极了幼童踮脚唤“娘亲”。

三年后春日,京畿一带突发瘟疫。起初只是孩童发热咳嗽,数日后便昏迷不醒,太医束手无策。民间恐慌四起,传言此乃“怨气反噬”,因近年虽建碑立祠,然官吏敷衍,祭仪虚设,致使亡魂不得安息。

皇帝急召映雪入宫问策。

彼时映雪已年逾花甲,两鬓霜雪,然目光清湛如昔。她未带随从,仅携一匣《听亡录》全集入宫,直趋御前。

“陛下欲救此疫,非药石所能及。”她缓缓启言,“此症名为‘忘忧热’,实为人心遗忘之果。病根不在身,而在魂??这些孩子,皆曾梦见过未曾相识之人呼唤其名,醒来却无人相信,久而积郁成疾。”

皇帝震惊:“难道真是亡魂作祟?”

“非作祟,乃求助。”映雪摇头,“他们不是来索命的,是来找人说话的。他们想告诉活着的孩子:你们并不孤单。”

她顿了顿,眼中泛起微光:“请陛下准我做一事:在全国范围内,重启‘念名会’,不限贵贱,不论身份,凡家中有逝者,皆可登台讲述其事。尤其要让孩童参与其中,亲手写下他们记得的名字,大声念出来。若能做到万人同诵一日,或许可破此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