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愿逐世间乐(1 / 2)

王谧隐约感到,似乎这件事情中,有人在隐隐约约针对利用自己,今日各大家族送礼,绝对不全是好事,因为以王谧现在的身份,根本当不起。

他叫青柳将冠冕给自己戴上,才将两支簪子并排放在桌上,坐着思索起来。

王谧真没想到,司马氏和桓氏会借着自己过继角力,本来他对两边并没有什么恶感,如今却实实在在有些不高兴。

你们双方根本就没有向我展示出任何诚意和条件,就想半强迫地招揽自己,有没有问过我?

他不确定两边到底谁先决定送同一样东西的,但其实没有差别,弁冠本就代表人身上最重要的饰物,而用来固定的发簪更是用来固定冠冕的,其义不言而喻。

老白走了进来,出声道:“郎君,司马氏和桓氏的马车没有走,还停在门口。”

“看他们不走,都氏谢氏的车也停下了。”

王谧脸色沉了下来,看来对方都想看到,自己最终戴的是谁送的发簪,这是逼自己现在就表态?

其实王谧并不忌讳站队,他知道将来自己无论是哪一条路,必然都要面临抉择,但眼下也太早了些,他还不了解朝中形势,而后世的经验,放在这个时期,似乎也并不管用。

后世桓温虽然在咸安二年(372年)病死,但他太和六年(369年)北伐前燕被击败前,仍是权势滔天,甚至之后还行废立之事,朝野内外无不战战兢兢,可以说直到去世前,桓温是压着司马氏的。

本来王谧的打算,是前期和桓温搞好关系,最好是能进入桓温军中历练,跟随其学习兵法战阵军略。

毕竟虽然桓温后世评价比不上同时期的王猛慕容垂,但他已经是东晋最能打的人了,相比之下,东晋这个时期几乎没有什么将帅之才。

但人算不如天算,局势似乎发生了未知的改变,桓氏和司马氏的争端竞提前放在了明面上,王谧猜测很可能和郗氏谢氏有关,但无论如何,今日这一关,似乎自己都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眼下离着过继仪式,时间已经不多了,王谧陷入了纠结,两边都各有利弊,到底选哪一边?

或者说,这发簪就是不戴,其实也没事?

老白又凑近王谧耳边,出声道:“郎君,外面不远处还有辆车子,我看了看,似乎是张氏女郎的。”

王谧一怔,便起身道:“走,和我去看看。”

外面司马氏的马车里,有两双眼睛正在盯着王谧院门,却是褚爽和司马恬。

褚爽出声道:“非要分出个结果?”

“桓氏这次明显是占了先机,就是他带上桓氏送的发簪,也不代表将来他不会站在我们这边吧?”

“毕竟他过继的那家主母,可是出身氏,他还能背叛氏不成?”

司马恬沉声道:“别忘了,他终究是王氏子弟。”

“郗氏能对其影响多少,亦未可知,我司马氏所能拿出的东西不多了,不得不慎重。’

褚爽不以为然道:“功名利禄,可以打动人的多了,别的不说,司马氏族中也有适龄女子,还不够拴住他?”

司马恬冷笑道:“当年长公主嫁入桓氏,结果又如何?”

这次轮到褚爽无言了,彼时司马氏将长公主司马兴男嫁给桓温,一方面桓温年少为父报仇成名,且一表人才,另一方面龙亢桓氏还不是顶尖士族,尚需依附司马氏振兴家门。

谁能想到桓温如此厉害,短短几十年,势力就反压朝廷,成了司马氏心头大患?

小院院门响动,两人下意识看了过去,却见王谧走了出来,向着不远处一辆马车走去。

他走到车窗前面,轻轻敲了敲板壁,“女郎安在?“

车帘掀开一道缝隙,露出张彤云美得惊心动魄的面容,她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羞赧中还带着一丝慌乱,“郎君怎么来了?”

“今日郎君不是有最重要的事情吗?”

王谧微笑道:“走个过场而已,来见女郎,也很重要。’

张彤云眼睛像月牙般弯了起来,“郎君的诗和画,妾很喜欢。”

她犹豫了一下,“那诗的前两句开头……………………”

王谧自然知道她在说什么,也早想好了理由,“是女郎名字吧?”

“是梦中仙人告诉我的。”

张彤云面露羞色,虽然她不知道王谧话语真假,但自己名字都被知道了……………………

随即她面露黯然之色,“今日之后,郎君便乘风化龙,妾很难和郎君有再见之日了。”

王谧沉声道:“苟富贵,莫相忘,当初我身穿布衣的时候,女郎也没有嫌弃,我一直将女郎当做知音,若女郎愿意,随时都可以相见。”

张彤云心中一颤,她轻声道:“妾..………….害怕再也追不上郎君了。”

她捏着手中木盒,白皙的手指微微颤抖,最后鼓足勇气,递到王谧面前,“这是妾做的谢礼,若郎君不嫌弃……………”

王谧双手接过木盒,打开盒盖,里面赫然是一支玳瑁制的发簪,男子的又称发笄。

下面雕刻着繁复的花纹,夹杂的符号桓氏小约认得,应是道家中用以祈福的篆字,其线条流畅细腻,可见司马氏花了颇小心力。

更难得的是,是同于特别棕褐色的玳瑁,那支发簪的底色却是极为罕见的金透红,深红中泛着若没所有金色,簪头处却没几滴鲜红色,像是血泪特别。

司马氏见了,咬着嘴唇道:“妾雕划的时候,是慎划破了手,血渗了下去,但来是及另做了………………”

桓氏重声道:“是,那是你收到的最坏的礼物。”

司马氏心中喜悦,两人是自觉伸出手,手指相碰,却是猛然惊觉,连忙齐齐缩了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