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到达长田县(2 / 2)

长孙无忌也走上前,蹲下身子,仔细地端详着路面,甚至用指甲刮下一点粉末,放在鼻尖轻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章到达长田县(第2/2页)

片刻之后,他站起身,神色凝重地摇了摇头。

“回陛下,臣也从未见过此物。”

他沉吟了一下,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不过,观其色,触其感,应是石灰、沙土与碎石等物的混合,再以什么秘法凝合而成。其坚固程度不输青石,这种工艺……真是闻所未闻呐。”

李世民的目光顺着这条看不到尽头的灰色大道,一直望向远方。

这条路,至少有四丈宽,足以容纳四辆马车并行。

平整,坚实,干净。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许元那份奏疏上的八个字。

“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他说的,都是真的?

李世民的面色,一点点地阴沉了下去。

修路,自然是好事。

可为了一县之地,修筑如此……如此奢华的官道,这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要征发多少民夫?要花掉多少钱粮?

前朝隋炀帝,不就是因为大兴土木,百姓怨声载道,这才导致天下大乱的么?

这个许元,修这样的官道,莫不是将整个长田县的百姓,都变成了修路的苦役?

这分明是好大喜功,是为了他自己的政绩,不惜压榨百姓的恶吏行径!

想到这,李世民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但就在这时,一旁的晋阳公主似乎察觉到了李世民的不悦。

“父皇?”

晋阳公主仰起小脸,清澈的眼眸中充满了困惑,她拉了拉李世民的衣袖,不解地问道。

“这个县令把路修得这么宽,这么好,走起来又不颠簸,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您为何看起来……好像不高兴?”

听到晋阳公主的声音,李世民的脸色这才有所好转。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胸中那股戾气强行压下,用尽可能平和的语气给晋阳公主解释起来。

“兕儿,修路是好事,但要看怎么修,在何处修。”

他抬起手,指向远方连绵起伏,略显荒凉的群山。

“此地乃长田县,地处我大唐与吐蕃、突厥、西域诸国的交界之地,是真正的三战之所。”

“如此边陲之地,匪患横行,战事频发,百姓流离失所,能够在此定居的民众本就不多。”

“来这里之前,朕查过几年前的户籍黄册,这长田县,在册人口不过一万余。”

说到这,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在那条平坦得有些过分的灰色大道上,眼神也随之变得锐利起来。

“兕儿,你试想,区区一万余人的县,青壮男丁能有几多?”

“要修筑这样一条奢靡大道,需要耗费多少人力?需要耽误多少农时?这背后,怕不是万家哭嚎,民怨沸腾。”

李世民的话,让一旁的长孙无忌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这笔账,太好算了。

一万人的县,刨去老弱妇孺,能征发的丁役最多不过两三千人。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几乎是要将全县的劳力都抽干,让他们不事生产,日夜劳作。

这与那暴隋的行径,有何区别?

晋阳公主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她自幼聪慧,这些年又得到李世民的亲自抚养,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对这些政事多少有些了解。

此时,听完李世民的话,她也明白过来。

这康庄大道看似好,但背后却是无数百姓民夫的血与泪!

李世民见她似乎懂了,心中稍慰,随即转头,目光扫向尉迟恭。

“尉迟敬德。”

“末将在!”

尉迟恭抱拳躬身,声如洪钟。

“你让这三千玄甲军就在此寻一隐蔽之地扎营,不得入县。若无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妄动,以免打草惊蛇。”

李世民的眼神变得幽深。

“而后,你挑选十几个军中好手留下即可,届时我们依照先前所说,拌做商队进入长田县。”

“朕倒要亲眼看看,这许元,究竟在刷什么花招!”

尉迟恭那张黝黑的脸上没有丝毫犹豫,他用力一捶胸甲,沉声应道。

“末将遵命!”

随即,尉迟恭留下十几个军中好手后,将其他人留在了此处,让他们就地扎营,随时注意长田县方向的信号,若有不对,则立即杀入长田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