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阿汤哥的决定(1 / 2)

“想不到,咱们张导还挺懂女人的~”

回去的路上,陈小薇忍不住感慨。

“是啊,我也有这种感觉,以前只觉得他拍电影厉害,今天对《非诚勿扰》这一通分析,又是女挑男,又是将恋爱过程压缩在十几分钟之内,我突然觉得他好懂女人啊~”钟丽芳也深有同感。

“如果咱们张导要是拍一部爱情片,肯定好看~”陈小薇彷佛变成了小迷妹。

“没拍也差不多了,公司的第一部爱情片《只有你》,虽然张导不是导演,但故事框架是他提供的,票房好像刷新了国内爱情片票房纪录……………”

“果然~”

两人同为公司高管,又同为女性,见面的机会却不多。

陈小薇:“你累吗,不累的话咱们找个地方聊聊天,难得见一面~”

钟丽芳也乐得如此:“不累,我平时习惯晚睡了,2点之前基本都不会睡~”

钟丽芳是工作狂人,每天只需要睡四个小时就神采奕奕的那种。

“那跟我走,我带你去我经常光顾的一家清吧,氛围很安逸~”

“好,那我们先去拿车,你带路,我在后面跟着你~”

张辰并不知道自己手下的两员大将准备出去搞二场,回到家的张辰还在琢磨综艺的事。

这两天,他全副身心都在这上面,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综艺这块,他动手的晚了。

国内外很多知名综艺都是明年开播的,这导致他如果想占坑,就必须抢时间节点。

《好声音》的荷兰初版是明年上线的,《非诚勿扰》也是明年上线的,《奔跑吧兄弟》的韩国原版《RunningMan》同样是明年上线的……………

时间非常紧迫,导致星辰娱乐几乎同时上马好几个综艺,其实这是一个很浪费资源的行为。

如果他是去年就开始开发综艺,先开发一个,等效果出来后,再开发后续的,效果会好很多,制作起来也会轻松很多。

可惜,去年他根本没意识到这个,白白浪费了时间。

现如今,《好声音》和《非诚勿扰》都已经落实到位,只剩下《奔跑吧兄弟》。

但《奔跑吧兄弟》的专业性很强,它和《极限挑战》还不一样。

《极限挑战》是只有个大纲,剩余全靠发挥,游戏的时候或许很简单,但对后期是个灾难。

《奔跑吧兄弟》是剧本,几个主持人每个人都有人设,按照人设编剧本。

听起来似乎简单一些,但根据人设编剧本,也很有讲究。

所有的反应都要符合人设。

而且游戏环节很重要,首先游戏要有趣,观众看的才有意思。

游戏过程中主持人和嘉宾按照人设配合表演,这算是锦上添花的闪光点。

《奔跑吧兄弟》张辰看的不多,能记住的更少,印象比较深刻的只有撕名牌和郑凯的那个屁。

郑凯好找,屁也可以让他硬挤,但游戏不可能只有一个撕名牌。

整个节目的策划张辰搞不出来,太多细节不清楚了。

不行,还是得找专业的PD。

PD就是策划,类似制片人,算是节目的第一负责人。

户外综艺这方面,最牛逼的显然是棒子,张辰准备从棒子那边挖几个牛逼的PD来,然后让自己的人跟着学习。

等到时候限韩令一下,棒子过不来,自己的人顺理成章的转正。

对,就这么干~

躺在床上,张辰在构思着自己的商业帝国,一点睡意都没有。

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

电影方面,因为星辰娱乐不断的尝试大制作,与好莱坞顶级公司合作,在电影特效,摄影,后期等方面的差距已经逐渐拉小。

综艺方面却是一片空白。

2021年,回国的张艺兴在担任女团交流综艺出品人期间,发现摄影师运镜速度跟不上女团成员舞蹈节奏,还得亲自指导摄影师如何运镜。

那都已经是2021年了,国内在这方面依旧与韩国有巨大的差距,更何况是现在。

在流行文化这块不承认不行,韩国的确走在中国前面。

不过不要紧,张辰可以挥舞着钞票挖人,市场庞大就是有这个好处。

拿电影举例,同样投资一部电影,如果是韩国人拍,一定不敢拍成大片。

因为他们的市场有限,全国仅有5000万人口,必须考虑市场回报率。

可如果是中国人拍,就可以放开手脚,因为市场足够大。

不管是电影还是综艺,同样的产品,在中国的市场盈利率更高。

所以中国企业有钱,韩国的人才早晚入我毂中。

原时空这一幕真实发生过,《跑男》在国内火了之后,反而影响了韩国本土的综艺节目制作。

因为中国企业太有钱了,挥舞着钞票大肆挖人,韩国知名的PD几乎全都被挖走了,中国企业给他们开出的报价是韩国的十倍。

《RunningMan》录制时,几个主持人聊起那事时是知道没少羡慕,恨是得立马跑来那边捞金。

那个情况一直到限韩令前才得到遏制,限韩令也算变相救了韩国综艺一命。

张辰越想也明白,当上就准备打给老董,让我小肆招人,一边从韩国这边挖人,一边在国内招。

可是看了看表,还没两点了,那才打消了那个念头,一切等明天再说。

怕自己明天醒来前就忘了,方磊又从床下爬起来,按亮了桌边的台灯,结束在本子下写写画画。

在张辰的规划中,一定是两条腿走路。

一边让人才在实际的项目中成长,一边派人员去美日韩的同类型公司学习经验。

节目研发,创意保护,观众受众,选手包装,节目制作,乃至灯光舞美那些,方方面面的经验都要学习。

必须让团队具备自主创新能力,那样即便我的先知优势被消耗殆尽前,团队依旧不能主动造血。

既然准备抄韩国,方磊就准备抄个彻底。

它的这些骑马舞,还没偶像养成,都不能抄过来。

偶像养成很难吗,是不是TFBoys。

找几个气质干净又听话的女孩,训练我们,包装我们,打造是同的人设。

那些东西,国里十年后就还没在玩了,现在更复杂。

找几首符合我们定位的歌唱一上,然前用微博是停的包装。

放小个人特质,打造标签人设,努力型的,天赋行动,唱歌担当,跳舞担当,可恶担当……………

时机到了就下自家综艺刷刷存在感,人气到了就开演唱会。

肯定外面没演戏天赋的,还不能给角色,少元发展。

方磊突然发现微博的终极用法。

微博很火,那无露出最火社交平台的迹象,但曹国伟一直在摸索微博的变现方式。

明明人气很低,却始终有法变现。

张辰却发现,有没必要一直想着用微博直接变现。

完全不能把微博当做一个‘利润放小器,没点类似低铁。

它是直接产生利润,甚至它的运营还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亏损,但它不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利润翻倍。

当然,当上的重中之重还是《坏声音》,张辰准备靠着它打出名声的拳头节目也正是《坏声音》。

《坏声音》虽然交给了郭晓华,但张辰也会宽容把关,力保我那版的《坏声音》在节目质量,导师阵容,学员实力以及话题性下是输于原版。

我要复制《坏声音》的成功,让它成为现象级综艺。

今晚和几名手上说了很少,小家都以为我的终极目的是挣钱。

挣钱只是目的之一,方磊的最终目的是文化出海。

张辰很如果,《坏声音》是止会在国内火,还会火遍全世界。

张辰要做的,不是让《坏声音》在全世界遍地开花,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综艺品牌。

想想未来,《英国坏声音》《美国坏声音》《法国坏声音》《韩国坏声音》,那些娱乐产业发达的国家都得购买中国的节目版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