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野接过U盘,触感冰凉。“你为什么现在才出来?”
“因为我怕。”王卫国苦笑,“我参与设计了人格画像模块,用十万份创作者的心理测评数据训练AI判断‘稳定性’。我以为我只是个程序员,直到有一天,系统自动标记了我的妻子??她写了本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小说,还没出版就被列为‘高危倾向’。”
他声音哽咽:“我求他们撤销,结果换来一句:‘你要么配合优化模型,要么全家列入观察名单。’”
林小野静静听着。这一刻,他不再视对方为体制帮凶,而是一个被自己制造的机器碾碎良知的囚徒。
“U盘里的数据能证明什么?”
“它能显示每个‘红名单’入选者的评分依据:你的反体制言论占比、社交圈异见者密度、过往作品悲情指数……甚至连微博点赞时间分布都被用来判断‘激进倾向’。”王卫国说,“这不是人工审查,是自动化清洗。你们公布的只是结果,而我要你看见齿轮怎么转动。”
两人在废墟中共度一夜,交换信息。黎明时分,王卫国离开前留下一句话:“别信官方听证会的承诺。新法规出台那天,‘静默工程’已升级至3.0版,代号‘清风计划’??更隐蔽,更温柔,把控制藏在推荐算法、流量分配和奖项评审之中。”
林小野返回昆明后,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封锁消息。陈露负责破解U盘数据,杨晓芸联络法律专家起草新一轮诉讼材料,而他亲自前往建设路邮政所,取出那份传说中的算法逻辑图。
图纸卷在竹筒内,展开长达两米。上面密布流程图与数学公式,清晰展示了一个闭环控制系统:**采集→建模→预测→干预→反馈**。其中最关键的“干预”环节,并非直接封杀,而是通过资本诱导、平台限流、同行排挤等方式实现软性压制。例如,某导演一旦被评“不稳定”,其项目将自动失去主流投资方青睐,电影节评委收到匿名提示函,社交媒体话题被降权处理……
这才是真正的恐怖之处??它让你以为失败源于市场选择,实则每一步都被暗中操控。
一周后,他们完成了一份长达八百页的《静默工程白皮书》,包含电报原件扫描、算法图解、受害者证词及技术分析。林小野决定采取全新策略:不再一次性公开全部内容,而是启动“每日解密”行动??每天releasing一份关键证据,持续一百天。
首日发布“人格画像评分标准”,次日披露“跨部门联动审批流程”,第三天放出“资源置换协议模板”……舆论如滚雪球般扩大。越来越多曾受益于体制的明星开始反思:原来他们拿到的剧本、奖项、热搜,都是筛选后的残羹冷炙。
然而,反击也随之而来。
第四十三天,“每日解密”进行到“地方宣传部年度压制指标考核表”时,昆明突遭暴雨袭击,“回声档案馆”工地电力中断,服务器备份系统意外瘫痪,导致前三十份文件永久丢失。警方调查称系“雷击事故”,但技术团队在配电箱残留物中检测出人为植入的导电粉末。
同日,苏娅在赴京参会途中遭遇车祸,所幸仅轻伤。她在医院醒来第一句话是:“小心身边人。”
林小野彻夜未眠。他重新梳理线索,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王卫国出现得太巧了,恰好在他抵达气象站当晚现身,且能准确说出他的名字。除非……有人泄露了他的行程。
他调取出行前后通讯记录,发现唯一一次定位共享发生在出发前夜??他曾在微信群里让助理帮忙查额济纳天气,而群里有个成员,是基金会新聘的行政专员,入职仅两个月。
排查结果令人窒息:该专员真实身份为某智库下属舆情应对小组外派人员,背景经多重包装,专司渗透监督类组织。
林小野当即清理团队,暂停一切对外发布。但他没有责怪任何人。他知道,在这场战争中,信任本身就是最脆弱的防线。
一个月后,他们在大理重建数据中心,采用完全离线管理模式。新的“每日解密”重启,这一次,每份文件发布前都会生成区块链存证,确保无法篡改或删除。
第九十八天,他们公布了最后一段尘封录音??来自2005年一次绝密会议的窃听片段。一位高层官员说道:
>“文化安全不同于军事安全,不能靠堵。我们要培养一批‘自觉合规’的知识分子,让他们主动剪掉刺,修剪枝叶,开出符合季节的花。这才是长效机制。”
全场哗然。
第一百天,林小野站在重建的“回声档案馆”奠基碑前,面对直播镜头,宣布“静默工程”系列揭露行动结束。
“但我们不会停止。”他说,“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件事:**重建被剪掉的电影**。”
计划名为“复帧行动”??邀请原作者根据记忆、笔记、残片,重制那些被禁的作品。第一部便是李维安当年未能完成的《断裂带》续集《锈河》。令人意外的是,李维安本人致信支持:“我不奢求原谅,只想亲手拆掉我自己筑的墙。”
拍摄启动当天,三百余名曾被封杀的创作者自发来到现场。有人带来珍藏多年的分镜草图,有人背诵出整本被删剧本,还有位老录音师捧着一盒磁带说:“这是1998年《大地之子》原声,我一直藏在灶台后面。”
摄像机启动那一刻,林小野站在人群后排,看着监视器里缓缓亮起的画面,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他知道,敌人仍在暗处,制度惯性犹存,遗忘仍在发生。但此刻,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每一个人脸上。他们不再是孤岛,而是群岛。
风吹过山坡,新栽的树苗已抽出嫩芽。远处,一只信鸽扑棱棱飞起,朝着戈壁方向远去。
而在内蒙古边境的某个哨所里,一位老兵正颤抖着手,按下老旧电报机的按键。滴滴答答的摩斯密码穿越荒原,传向未知终点:
??“光已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