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毒丸计划(第2/2页)
他没有说完,但每个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赵哲仍然坚持:“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制约,比如设置特别投票权......“
“没用的。“孙总打断他,“通天集团的法务团队比我们强十倍,他们有一万种方法绕过这些限制。“
就在僵持不下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周教授不请自来,老人手中拿着一份泛黄的文件:“抱歉打扰各位。这是二十年前‘华夏微电子‘的董事会纪要,他们当时也面临类似的处境。“
老人将文件放在会议桌上:“他们选择了不启动毒丸计划,理由是‘要保持开放形象‘。结果呢?三年后,公司被分拆出售,核心技术被打包卖给外企。“
王教授仔细翻阅着那份泛黄的纪要,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我年轻时也认为资本是中性的。“周教授环视众人,“但现在我明白了,资本流向哪里,决定了产业走向哪里。“
颜旭注意到,赵哲的表情开始松动。最终表决前,颜旭做了最后一次发言。
“我知道毒丸计划会让我们失去一些融资机会。“他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可闻,“但是,如果我们连自主发展的权利都保不住,融再多资又有什么意义?“
他调出太平洋基金的投资案例库:“看这些被他们‘投资‘过的公司,没有一家还能保持技术创新的节奏。资本要求的永远是更快、更高的回报,但真正的技术突破,需要的是耐心和定力。“
表决时,颜旭的手微微颤抖。当“同意启动毒丸计划“的决议以5票赞成、2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时,他感到的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沉重的责任。
会议结束后,孙总拍拍他的肩膀:“这个决定很难,但你做得对。“赵哲在离开前,也难得地表示了理解:“希望我们不会为今天的决定后悔。“
颜旭独自留在会议室里,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长安街。他知道,从今天起,旭日科技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将彻底改变——从开放的合作者,变成了戒备的防御者。
但有些底线,必须坚守。就像他在仓库里常对团队说的:“我们可以妥协很多,但不能妥协初心。“
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在这片资本的汪洋中,旭日科技这艘小船,刚刚加固了自己的装甲。前路或许会更加艰难,但至少,船舵还握在自己手中。
董事会的表决结束后,颜旭独自留在会议室。暮色透过百叶窗,在红木桌面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他打开手机,给赵振业发了条简短的信息:“老师,非常之时,当如何抉择?“
回复很快到来,只有一句话:“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但需明示于众,以求公允。“
颜旭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动。窗外的长安街华灯初上,车流如织,每一盏灯光背后,都可能是一个正在观望的投资者。
第二天清晨,颜旭提前来到办公室。
他让秘书取消了所有日程,独自坐在电脑前起草致全体股东的公开信。阳光从东方缓缓升起,在显示屏上投下淡淡的光晕。
“尊敬的各位股东:“他敲下开头,然后停顿了很久。
如何解释这个决定,才不会让支持者寒心,不让观望者却步?他想起赵老说的“明示于众“,决定摒弃所有商业术语,用最直白的语言坦诚相告。
“当我们发现有人试图通过资本手段干扰公司正常经营时,我们不得不采取防御措施......“
写到一半,孙总推门而入:“颜总,你想清楚了吗?这封信发出去,可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颜旭没有抬头,继续敲击键盘:“正是因为想清楚了,才必须发。“在接下来的特别董事会上,颜旭提出了修改后的毒丸计划。
“我建议修改触发条款。“他指着投影幕布,“不是单纯防止股权变更,而是重点防范‘恶意干扰经营‘。“
法务总监立即提出质疑:“这个标准太主观了,怎么界定‘恶意干扰‘?“
“看行动,不看言辞。“颜旭调出准备好的案例,“比如在关键时刻提出拆分公司的议案,或者无故质疑经过审计的财报。“
赵哲难得地表示赞同:“这个修改让毒丸计划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获得理解。“
表决时,颜旭郑重地投下赞成票。他注意到李思远作为员工持股代表,手微微发抖,但最终还是按下了同意键。
公开信发布后的波澜,比预期来得更快。
第一波反应来自媒体。《财经周刊》的标题最为尖锐:“旭日科技筑起资本高墙,是防御还是自闭?“
紧接着,某知名财经论坛出现大量质疑帖子:“创始人是否在利用毒丸计划巩固控制权?“
但令人意外的是,更多理性的声音开始出现。一位资深投资人在专栏中写道:“在资本野蛮人横行的时代,保护创始团队的战略定力,就是对所有股东负责。“
最让颜旭动容的,是几位小股东的来信。一位退休工程师在信中说:“我投资你们,就是看中你们做实业的态度。支持你们的决定。“
市场反应耐人寻味。毒丸计划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虽然没有公开交易,但私下股权转让的价格反而微涨2%。更重要的是,太平洋基金的吸筹行动明显放缓。
“他们在重新评估。“孙总在电话里分析,“毒丸计划大大提高了收购成本。“
但颜旭没有松懈。他让团队继续监控股东名册的变动,同时加强了与核心股东的沟通。
一周后的晚上,颜旭在仓库里召开全体会议。他站在熟悉的测试台前,身后是正在运行的第三代“琉璃芯“测试设备。
“我知道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决定。“他的声音在空旷的仓库里回响,“但我们不能被资本绑架,去走那些赚快钱的捷径。“
李思远举手问道:“颜总,以后我们融资会不会很困难?“
“会。“颜旭坦诚地回答,“但我们吸引的,将是真正理解我们价值的长期伙伴。“
深夜,颜旭独自检查测试数据。示波器上的波形稳定而优美,记录着团队最新的技术突破。他知道,这个宁静的夜晚,是毒丸计划带来的短暂喘息。
手机亮起,是吴威廉发来的新邮件,语气依然客气,但内容意味深长:“颜总,贵司的防御姿态令人遗憾。希望未来能找到更友好的合作方式。“
颜旭没有回复。他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棵老槐树。月光下,树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在守护着什么。他想起小时候生病时,母亲给他喂药的情景。那药很苦,但能治病。毒丸计划就是这样一剂药——必要,但苦涩。
回到工作台前,他轻轻拨动算盘。算珠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脆。这一次,他计算的不是得失,而是责任。
在这个资本狂欢的时代,选择做那个保持清醒的人,注定要承受更多非议。但他相信,时间终将证明,有些坚守,值得所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