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算,我们这么做是为了国家利益!是为了绕开巴统协议的封锁,而不是谋利!”
马克西姆脸色一沉,义正词严地辩解。
“可是你们走私了这么多年,结果那么多的科研单位、工厂企业还是没用上电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5章无法拒绝的条件(第2/2页)
“照这样发展下去,苏联的计算机产业,甚至科技水平,早晚要落后于世界!”
“你们克格勃就是这么为了国家利益吗!”
吉米带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慨。
“你!这个问题不是我们造成的……”
马克西姆被这番大胆的指责,气得面色通红,胸膛起伏。
“错的当然不是你们,可错的就是我们这些一心为国、不惜铤而走险搞来先进设备的人吗?”
吉米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总是谁干的越多,受的委屈就越大!”
索菲亚被这一声质问,问得整个人都呆住了。
马克西姆也像是被问住了,脸上闪过一丝茫然,是啊,吗的,这个国家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吉米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直接抛出自己的答案。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关键的问题。”
“问题就出在,我们现在只有计划,没有市场,就算有,也只有见不得光的黑市!”
“这就好比一个人靠两条腿走路,砍掉了其中的一条腿,还怎么大步向前,迈向康米主义!”
“过激了,吉米同志,注意你的言论。”
不等马克西姆开口,切尔科索夫一个激灵,赶紧站出来打断。
“不,是你们没看清社会发展的潮流。”
“你们该不会忘了,戈地图很早之前就宣布要向市场经济过渡吗?”
吉米霍地站起身,凌厉的目光扫视全场,“市场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供需吗!国内有迫切的物质需求,我们就想办法地去供应,去满足,这有什么错吗?”
马克西姆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扭头看向自己的外置大脑。
就见索菲亚呆愣愣地靠在墙上,嘴里反复地咀嚼着“市场的本质是供需”这句话。
心里暗道了声“苦也”,底气不是很足地发问:“这么说,你搞走私,还是在做好事了?”
“性质上跟你们克格勃差不多。”
吉米耸了耸肩,“研究所、工厂买到了国际上先进的电脑和设备,提高了科研和生产效率,人民买到了需要的商品,生活品质改善了,我们得到了更多的贝兹纳里钦耶,可以更好地外贸和内销,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啪啪”地拍了下手,“这难道不是一件多赢的大好事吗?”
马克西姆沉默了片刻,鞋面随即被索菲亚轻轻地踩了一下。
整个人立马又“精明”起来,提到了谈判的核心:“可不管怎么说,走私就是走私,我们克格勃始终要为你的外贸和内销,承担运输风险和渠道成本,更别提还要提供情报和外贸网络。”
“付出了这么多,最后却跟康斯莫尔一样,只分到了两成……”
“我刚才说的这两成,是给包括你们第五局在内的整个克格勃的。”
吉米压低声音道:“对于第五局,我们会额外奉上5%的分红,这5%的份额是永久性的。”
“无论将来第五局的编制是否存在,无论各位同志是被调职、退休,甚至是离开现有岗位……”
“只要我们的合资公司在运作,这份分红就永远有效,它将成为您,以及所有在第五局出过力的同志们的一份额外的工资、丰厚的奖金,以及稳定的退休金。”
这话一出,立刻戳中了马克西姆、切尔科索夫等人的内心。
他们的软肋不正是第五局裁撤改组以后,自己还有手下这帮同志和家人们的生计问题吗!
“另外,如果我们接下来合作得很顺利,合作关系还可以继续升级。”
“那就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
吉米熟练地画着大饼,“在此基础上,再加5%,也不是不可能,你们好好考虑下吧。”
马克西姆和切尔科索夫对视了眼,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纠结、迟疑,还有被说动的痕迹。
吉米笑了笑,看来自己的的确确给了克格勃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