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科幻小说>倒斗> 第417章 南青北白板凳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7章 南青北白板凳佛(1 / 2)

北朝时期的高等级墓葬中,如果存在对称的东西耳室,且其中一间耳室放置了车马明器,那么另一间在功能分区上,大多就会以仓储和饮食为主。

即放置陶仓、炊具、各种酒食器皿之类的。

这个点子也不例外。

四米不到的空间中,贴墙摆放着六件四十多公分高的陶仓,一件铜甑(蒸锅),一件铁釜,以及大大小小|三十多件瓷器。

碗、盘、杯、壶、罐、瓶……以青瓷为主,其间夹杂少量黑瓷和早期的白瓷,或成对或成套,没有任何单一品类。

这就不赖。

成对和成套的器皿,价格会大大增加。

我立即蹲下身,拿起一件弦纹盘口壶仔细观察,发现胎质细腻,釉面淡雅光润、青中泛白,有明显的玻璃质感,再结合墓葬所处的年代,推测大概率不是邢窑,而是巩县白河窑口。

因为同一时期,邢窑的规模和水平还不太行,胎质相对粗糙,且釉面会出现开片现象。

至于为什么不是越窑,这很简单。

除去南北割据、物流不畅的原因之外,北魏时期,南方越窑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即便历经千余年的光阴,釉色仍然会晶莹如玉,呈现极强的玻璃质感。

这里多说一句。

就是在我看来,我国古代瓷器“南青北白”的格局,其实就是源自于南北朝。

因为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北方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民生凋敝,手工业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南方地区环境稳定,手工业依然可以猥琐发育,等到北方也趋于稳定之后,相互间的差距就已经拉开了。

讲话了:南方的同行们装备都快出完了,你这头还在打野,这怎么能行?

打不过就改变套路。

北方匠人们一合计,加码!

水平不够,器型来凑!

所以北朝末期,北方青瓷出巧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齐青釉莲花尊,造型极其精美,十分复杂。

只是这样的东西,普通人用不起,不是什么长办法。

北方匠人们又一合计:不如开辟“新地图”,改烧大家都不是很擅长的白瓷,于是乎,南青北白就这么来了……

“川哥!”

我正看着,南瓜上前瞄了一眼,立即就问:“装不?”

“装!”

尽管不是最好的,但也不错了,估计上百没问题。

趁着南瓜包裹瓷器的空档,我来到甬道入口,招呼小安哥开始拆砖。

前后室中间,必设封门砖,这是北朝高等级墓葬的特点。

得亏小安哥个子高,不然挑高两米多的甬道,我不踩东西都够不到最上头的砖。

但即便这样,这活儿也非常磨叽。

因为封门砖不是一层两层,而是整整四层!

砖与砖之间,还会用石灰糯米浆进行黏合,结构异常坚固,再加上怕被地面听见,我们不敢上大锤,一直搞到快五点才进到后室。

这里估计会有小伙伴说:都怪你,谁让你胆子那么小,不敢直接“走后门儿”?

不是这样的。

我就是从后室干进来,要想到达前室,中间也还是要拆砖的。

“卧槽!”

灯光散开的瞬间,小安哥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镇墓兽!

一人面一兽面,双目圆睁,凶神恶煞,正直勾勾的盯着我们这三个不速之客!

而在镇墓兽后方,石质棺床之上,居中安放着一座巨大的石雕仿木房型椁!

悬山盖顶,檐角微翘,南侧正中间刻有双扇假门,门楣、门扉、辅首衔环一应俱全,雕刻的极为精美。

三束头灯四处乱晃。

除了房型石椁,棺床前方还有一堆烂木头,通过其间夹杂着的碳化漆料判断,应该是漆屏风和漆木案,而在棺床两侧,还各自陈列着八尊武士俑、十尊步行仪卫俑,以及若干侍从俑和胡俑。

“咦?”

灯光掠过西侧墙壁,我忽然瞧见一方壁龛,一抹金色的光泽,骤然从里面反射出来!

我立即走近几步,扶着头灯照向内部。

“卧槽!”

就见半米见方的壁龛中,整块青石板铺底,一尊造型奇特的鎏金佛像端坐其中,佛前还安置着香盒、烛台、白玉净水碗之类的配套供养器具。

“诶?”

南瓜好奇道:“川哥,这佛像屁股上坐的是板凳儿么?”

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