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在祠堂的,大部分是老人,身边都有孙儿媳妇陪着。
听说有几家是土房被泡塌了,都在邻居家临时躲避。
“吴大叔昨夜就带人去下游,应该很快就回来了吧?”
一个瘦高的老人拄着拐杖,望着祠堂问道。
春寒料峭,许多人衣服都是湿的,
四九站起身:“我让人去问问现在是什么情况。”
牧怀瑾也在,下游疏通是迟早的事情,但还是问一句比较安心。
陆招娣蹙着眉:“四九,我去一趟粮仓,你的人能帮忙搬些粮食出来吗?”
四九立刻道:“你在这等着,我去搬,你在这歇一会。”
陆招娣微赧,整理鬓角的头发。
“让让,让让!”一阵嘈杂声由远及近,四九带着几个家将扛着口袋快步走进祠堂。
现在家家户户的灶台都泡了水,只有这地势最高。
陆招娣已经带人搭好灶台,准备生火做饭。
祠堂后的水井没有被淹,早有半大的孩子自告奋勇打了许多水来。
四九还从陆家拿了许多调料过来,想得很是齐全。
祠堂里很快热闹起来。半大的孩子们一趟趟往水井跑,打来清澈的井水。
陆招娣和大小媳妇一起,淘米做饭做饼。
四九让人从山上砍来干的柴火送过来。
等饭菜干粮做好,各家都送去一些,好过一天只吃些冷食。
四九一刻不停地将吃食送去下游,回来的时候带了好几匹马儿,背着棉被过来。
洪水已经漫到祠堂的灶台边缘,陆招娣正在组织大家将东西想办法往山上搬。
“下游那边,今晚清不出来,知县让人去其他村里组织疏散了。”
四九组织大伙都在往山上迁。
陆招娣早已在那山头上煮好姜汤,铺好棉被,安顿好众人之后,她要回去帮喜妹搬过来。
她身上伤口还不能沾水,谢承安不在这,若是伤口感染,说不定会留疤,功亏一篑。
陆招娣随手掸去衣襟上的棉絮,就要往水里走。
四九眼明手快拉住她,有些心慌:“你要去做做什么?”
陆招娣不以为意:“我去接喜妹过来。”
“我已经安排人去接了,你要是不放心,我亲自去,你在这等着。”
四九二话不说,放下手里劈木头的斧头,立刻大步踏入水中。
村里人知道,这四九是牧家派来的。
四九今日的举动,几乎是全听陆招娣的话,众人又想起牧怀风与杜轻云定亲的事情。
只怕那京城的牧七公子,那一颗心还全都扑在陆招娣身上。
也难怪,陆招娣这么小年纪,就已经将铺子开到南朝,一年下来也不知要挣多少银子。
不过几个月,就在村里修了一排红墙宿舍。
现在村里的劳力都不愿意出去,能进陆氏药材行帮忙,那就是脸上有光呢。
等四九扛着喜妹在肩头,慢慢蹚水过来,陆招娣的心才轻轻地放下。
大家都没事,就很好。
牧家的家将在村里抓狗牵猪,有几头黑背的水牛跟着人群,优哉游哉地游过来。
村子都已经淹了,众人也没表现出过分的不愉快,反倒是几个开朗的媳妇,率先唱起山歌。
孩子们也跟着笑闹,待晚饭做好,众人凑合着过了一夜。
黎明时分,洪水快速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