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归来”的星光与塑料凳的倒影(第1/2页)
一、一周速描:486到0
日历翻到第七页,林绵在To-doList上画下第486个绿色对勾——最后一通嘉宾确认电话,于周五17:59收尾。她摘下耳机,耳廓被压出一道红痕,像戴过紧箍,却笑得像完成一场马拉松。
王娅踩着高跟鞋经过,指尖轻点她桌沿:“效率还行,今晚把名单按桌号再排一遍,明早给我。”
“好的。”林绵答得干脆,声音却哑得发沙。她摸过保温杯,里头只剩隔夜茶叶,像被泡发的海草,苦得皱眉。
电脑右下角弹出新邮件——
主题:Re:晚宴座次
发件人:HuoXinglan
内容:辛苦了,早点下班。ps:润喉糖在38层茶水间蓝色药箱。
短短两行,像有人往她紧绷的弦上涂了松香,微涩却松泛。她抬头望向玻璃鱼缸——霍星澜正背对人群打电话,肩线被灯光裁得锋利,袖口那枚铂金袖扣偶尔折出冷光,像远星。
林绵把邮件存档,没敢去拿润喉糖。她怕一走动,就打破某种“隐形”平衡。
二、18:30——暴雨与没人愿意去的“外勤”
南城夏季的雨,总带着不讲理的架势。半小时前晚霞还橙得晃眼,此刻乌云压到38层窗外,雨鞭抽在玻璃上,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叩门。
办公区灯光一盏盏熄灭,只剩品牌组这排还亮着。王娅合上粉饼镜,拎起包包:“雨太大,我先撤。谁去楼下取物料?晚宴要用的手提袋,500份,重是重了点,但货车马上到。”
众人面面相觑——暴雨、重物、没有电梯卡的外来货车,每一项都是“加班绝缘体”。
林绵举手,声音沙哑却清晰:“我去吧,我正好要下楼买晚饭。”
王娅挑眉,把车钥匙抛给她:“辛苦。回头给你申请加班费。”
加班费三个字被风吹得飘起,又轻飘飘落下。林绵知道,大概率只是空头支票。她接过钥匙,从储物柜翻出雨衣——某年团建留下的广告衫,印着“星澜资本”logo,颜色褪成淡灰。
暴雨中,货车尾灯像两盏模糊的灯笼。司机递给她提货单:“五百份,每份含保温杯+笔记本+纪念章,毛重26公斤。”
林绵道谢,把第一箱搬上手推车。雨水顺着雨衣领口灌进后背,瞬间与汗水混成一股冷流。她咬牙,一箱、两箱...第五箱时,手指被纸箱边缘划破,血珠混着雨水分不出颜色。
半小时后,所有箱子整齐码放在一楼货梯口。她浑身湿透,鞋里咕吱作响,像踩扁的海绵。电梯门合拢那刻,她看见玻璃墙里的自己——头发贴在脸颊,唇色发白,唯独眼睛亮得惊人,像雨夜里的两粒星子。
三、20:45——38层茶水间的“蓝药箱”
霍星澜结束跨国视频会议,回到办公室,习惯性望向开放区——最角落那盏灯还亮着。他蹙眉,按下内线:“保安,38层还有人?”
“是的霍总,林小姐在搬物料。”
他挂断,拿起雨伞,却在茶水间门口停下——林绵正踮脚,翻找蓝色药箱。她左手贴着一个创可贴,右手举着一瓶润喉糖,像发现什么宝藏,轻轻晃了晃,露出孩子气的笑。
灯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地板上,像一只悄悄伸展的纸飞机。霍星澜屈指敲了敲门框:“手怎么了?”
林绵受惊回头,糖罐差点掉地:“霍总...没事,被纸箱划了一下,小伤口。”
男人走近,从药箱取出碘伏棉签,递给她:“下雨天,让司机搬就行。”
“司机师傅家里孩子发烧,提前走了。”她低头涂药,声音闷闷,“而且,我不想耽误进度。”
霍星澜没再说话,目光落在她湿漉漉的鞋尖,忽然伸手,把伞递过去:“带着,明早还我。”
林绵愣住,连忙摆手:“不用,我坐地铁...”
“地铁口到小区,还有五百米。”男人语气淡,却不容拒绝,“感冒会影响工作。”
她只好接过,伞柄还残留他掌心的温度,像雨后第一缕阳光,不灼人,却足够暖。
四、22:10——出租屋的“夜半鸡汤”
回到出租屋,林绵把伞立在门后,先给房东发消息:【阿姨,霍总的伞,我明天带公司,别误扔。】
她冲了个热水澡,吹干头发,打开电脑——备用方案B还差最后一个Q&A模块。手背的创可贴被水蒸气浸湿,她撕掉,重新贴一枚,继续敲字。
手机“叮”一声,是大学同学群:
【绵绵,入职一周,感觉如何?】
她想了想,回复:
【像升级打怪,怪有点多,但经验值涨得也快。】
发完,她笑笑,关掉群聊,把文档保存,上传企业云盘。时钟指向23:47,她伸个懒腰,忽然想起什么,从冰箱里捧出那颗——九块九的榴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出差归来”的星光与塑料凳的倒影(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