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收服邓婆,落到实处(第1/2页)
翌日清晨,长安城三千响鼓准时敲响,雄浑悠长的鼓声穿透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城池。
王家的院落里,也随着这鼓声开始了新的一天。
邓婆早已起身,利落地和面烧水,做了热气腾腾的馎饦(一种面片汤),又配了清爽小菜。
当王澈和程恬一同从卧房出来时,邓婆正端着早饭摆桌。
她悄悄抬眼打量,见郎君王澈,穿着一身青色圆领公服,身姿挺拔,肩宽背阔,眉宇间英气勃勃,行走间步履沉稳,精神饱满。
而娘子程恬,则是一身淡雅的浅云色窄袖襦裙,乌黑浓密的长发只松松绾了个髻,以一支玉簪固定,肌肤莹润透光,脂粉未施。
比起在侯府时,她的身段明显丰腴匀称了些,脸颊透出健康的红晕,行动间自有种沉静的韵致,正是老人们常说的“宜室宜家”的福相。
二人站在一起,男子健朗,女子康健,气色都极好。
这般登对和睦、同宿同起的小夫妻,让邓婆心中暗暗点头,想来添丁进口也是迟早的事。
王澈用过早饭,照例穿戴整齐出门上值。
邓婆则挎上菜篮,带着松萝和兰果,拐出曲巷,经了坊门,往集市去了。
程恬不急不慢地用罢早饭,在小院子里慢悠悠地踱了几步,权作消食。
清晨阳光正好,照得人身上暖意融融,心情也惬意几分。
等邓婆采买回来,指挥着丫鬟们将东西分门别类归置好后,程恬才唤了她到跟前。
程恬指着几处地方,道:“邓婆,你瞧这院子,那处墙有些脱落了,还有那边的橱柜,腿脚已不太稳当。我寻思着,也该修葺一番,换几样结实耐用的家具。邓婆是老人,见识多,可有什么提点的地方?这工料和匠人,你若有相熟的,也烦劳推荐。”
邓婆见程恬主动与她商量家事,态度又如此亲近倚重,心中很是受用。
她便仔细看了看,中肯地建议道:“娘子考虑得是,修墙补瓦是正经事,我瞧着找相熟的泥瓦匠即可,不必大兴土木。至于家具嘛,西市有几家老铺子,用料实在,价钱也公道,定做或买现成的都行。只是这花费上……娘子需得先有个预算,量力而行才好。”
她这话说得实在,既点了方向,又提醒了花费,完全是站在自家角度考虑。
程恬点头道:“邓婆说得在理,钱我心里有数,会仔细盘算,那此事就劳邓婆多费心,帮着打听打听可靠的匠人和店铺。”
“娘子放心,我定当尽力。如今雨水少,干得快,娘子若信得过,我回头就去看看。”邓婆微微躬身,直接应下了这件事。
说完修缮院墙家具的事,程恬的话头轻轻一转,又道:“还有一事,我想拜托邓婆。听闻邓婆祖上通晓药理,不知可否做些温补的药膳糕点?也好让我这身子,更便宜些。”
她虽未明言,但“便宜”二字,已含蓄表达了为孕育子嗣早作打算的意愿。
邓婆一听,眼睛顿时亮了。
娘子懂得爱惜身子,主动提及调理,准备生养,为长远打算,这是正经大事。
她立刻挺直了腰板,语气都热切了几分:“娘子放心,我祖上确是行医的,虽不敢说精通疑难杂症,但这调理妇人气血、温养胞宫的药膳方子,家中传下来几个,温和有效,最是稳妥。娘子信得过我,我定仔细斟酌,慢慢帮娘子把身子调理得健健壮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章收服邓婆,落到实处(第2/2页)
民间有句老话,叫做“医食同源”,邓婆正是精通此道。
见邓婆如此反应,程恬心中又一块石头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