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秋收(2 / 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章秋收(第2/2页)

但为了保持贫穷佃农的人设,依旧需要演给外人看看,以免露出可疑之处。

自家的田里,孟旭带着孟天明割下成熟的麦穗。

他从陈家租了四亩良田,每亩大致能产1石5的麦子,四亩便是6石,算700来斤。

扣除六四分成的田租,孟旭最后只能得到2石4,约280来斤。

这点粮用来自给自足肯定是不够,也太过于奢侈。

佃农一般会选择拿去将其兑换成份量更多,但口感劣等的糙米,以此来勉强糊口。

又或者拿去与粮商售卖,目前九江县粮价为1两1每石,孟旭如果愿意出手的话,可卖出2两左右。

看似田收还算不错,但剔除种子、堆肥、农具损耗、田赋,以及年初找陈家借贷耕种的这些成本,到头来就赚个1两出头。

佣工一年都可得银三两,佃农四亩终岁所得却不及佣之半。

这便是佃农的真实写照,不少坚持不下去的佃农早就已经签了卖身契,弃佃从佣。

要是佃农那么容易攒钱买地,村中哪会只有几家富户。

并非孟旭不想再多租几亩田地耕种,而是对于佃农而言,有生存红线之说。

地租借的越多,不仅田赋随之增加,抗压风险也会越大。

万一今年遭遇蝗灾、台风、疟疾、大旱等等,灾年减产,亦或是惨到颗粒无收。

届时就算收粮八斗,还租一石,不仅没赚反倒欠地主二斗,逼得佃农卖妻鬻子都屡见不鲜。

“收割完这些麦子,这地里就可以开始种植九连根,等药苗到收成的时候,我便将玄镜洞天中的九连根混入,一同拿去售卖,

靠天吃饭的事,一亩地里多产十几株药草,他人也难以发觉有什么蹊跷。”

看着那些并排堆放在田埂上的麦穗,孟旭心中感慨。

赚钱难是孟旭多年以来最大的问题,但从今日起,便不复存在了。

“爹,我这边的麦子都割好了。”

孟天明擦拭着脸上汗水,对着孟旭喊道。

跟着谢元贵练了几个月的气血长拳,自家儿子的身子骨看着可比以前壮实了许多。

前些日子孟旭还和孟天明试了父子较力,竟也感觉儿子的牛劲让自己都有些微微棘手。

可见这世间练武真有些不凡效果。

“等入冬后,我闲下来可以试着练武,能做到强身健体也不错。”孟旭心里暗想。

又开口说道:“把麦子搬上独轮车,运回家准备脱粒吧。”

“好。”

孟天明搬着麦穗上车,眉头紧锁,神情有些纠结。

这异样很快就被孟旭捕捉,他看着大儿子长大,天明脸上有这种表情的次数寥寥可数。

原因大多是因为他想要什么东西,但又不好意思跟父母提起。

“怎么了,有心事?”孟旭问道。

孟天明挠了挠头,有些为难的说道:“爹,外公跟我说,我的根骨不错,但如果想要有所精进,现在就该开始服用药膳补汤了,早喝早受益。”

孟旭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个事。

在孟天明开始习武后,他就让谢雨兰在每日伙食中添加了些肉食和鸡蛋,好给大儿子补身体。

就这改善伙食的环节,对于孟家明面上的积蓄而言,已是压力超标。

而药膳补汤,一听就知道价格不菲。

因此在被外公催促后,孟天明的心中才会如此纠结。

他想在武道上有所成就,长大成为家里的支柱。

可又不想让爹娘为自己付出太多,毕竟弟弟读书也需要花费不少银子。

“噢……我知道了,这事交给爹,你只管安心跟着外公好好练武,药膳的事情爹会搞定的。”

孟旭伸手拍了拍孟天明的肩膀,给了儿子一个坚定的答复。

这段日子,他在玄镜洞天中又种了几批九连根。

虽然目前无法大量往外售卖,但等他在地里种下九连根的药苗。

有了这事作为掩护,届时便可慢慢摆脱自家作为佃农的穷苦处境。

天明的药膳补汤,也将不成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