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孟家的秘密(第1/2页)
五年后。
“喝!”
青砖铺地的院子里,孟天明对着一根抱臂粗的石柱一拳打出。
只见他手臂肌肉瞬间如同虬龙绷紧,展现出惊人的肌肉线条。
拳锋捶中石柱的瞬间,石面直接崩裂开来,炸起不少碎石。
正是气血二变的象征,碎石裂碑。
“爹,下次还是让人打一根铁柱吧,要不然可太不经用。”
孟天明转过身,冲着不远处躺在摇椅上的孟旭大笑道。
如今到了三十而立的岁数,孟旭早已不是曾经佃农时的模样。
一身布匹长袍,脚上布鞋崭新,俨然一副富农穿扮。
此刻他怀中正抱着个五岁大的孩童逗弄。
正是谢雨兰前几年怀胎十月为他生下的第三个孩子。
孟家看来好生男娃,一连三个男丁,孟旭便给这小老三取名‘孟天策’。
“莫吓着你弟弟。”
看着受惊已经开始抿嘴眯眼的孟天策,似乎随时都会嚎啕大哭。
孟旭连忙轻拍其背,站起身抱着孟天策便哄了起来:
“策儿乖,你大哥吓你,我们不理他。”
孟天明挠头,无奈发笑:“都是爹你太宠着三弟了,哪有男儿郎这个岁数还动不动就哭鼻子,不像个带把的爷们。”
贫农想要起家,无外乎先拥有自己的地,让田收近归于自己,只要忍得艰难,便可温饱不愁,家有余粮。
那年的流民事件,孟旭从徐家手中租到了3亩荒地。
虽然并不算良田,但凭借这3亩地的契机,孟旭第一年就凭借种植九连根赚了60多两银子。
同年前往九江县县衙,在缴下各种置地税钱,终于是从官府手中批了地契,购得四亩在柴桑村范围的官家荒地。
彻底让孟家从此过上了自给自足的日子。
后续四年,为防止自家表现得太过亮眼,孟旭刻意将年收入控制在40两以下,仅能让孟家显得只是富农,而无法比拟地主之势。
即使如此,家中每年攒下的银两却也是越来越多。
孟旭便请来村中瓦工,以17两一间的造价,在老屋的东西两侧各盖了一间厢房,分予孟天明、孟天凌兄弟二人居住。
同时在老屋左右两侧挨着盖起两间耳房,作为灶房与茅房使用。
并沿着这几间屋子一圈,修建起丈高的青石灰墙,也算是脱离了佃农,变得有富农家风。
这事对于村中那三家富户而言,倒是无关轻重。
孟旭的这点资产还入不了村中那三家的法眼,可对于曾经跟孟旭一样,同为佃农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其他贫农而言。
孟旭短短五年的发家不免就显得太过耀眼,足够引人羡慕。
要知道修建厢房对于佃农而言,可是极其奢侈的行为。
选择正规步骤修建,一间厢房的造价哪怕再便宜,也少不得13两银子起步,一旦动工就需押上全家数年的口粮。
而若为了省钱搞劣材减料,等于给家里埋下塌房祸根,住上五六年左右就有坍塌的风险。
因此大多佃农家族,一辈子也就只能全家人都挤在一间老旧屋子里。
“策儿又哭了?”
“嗯,你先抱他进屋吧,也到了该练字的时辰。”
谢雨兰听到孩子的哭声,连忙从主屋里走出,孟旭便将孟天策递予她照看。
瞧着自家的这处院子,再看向达到气血二变的孟天明。
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天明的性子却是变得愈发沉稳,逐渐有了作为长兄的样子,让孟旭很是放心。
此刻心中犹豫一二,终于还是做出了选择。
“明儿,你跟爹过来。”
孟旭伸手招呼,转身便朝着灶房走去。
孟天明连忙跟上,心里却是莫名忐忑。
自己都已经十五岁了,也是到了成家的年龄,村里的好友当中有些人甚至早已成亲。
爹总不能因为自己吓哭三弟这事,还要专门找个地方来揍自己吧?
父子二人走进灶房,孟旭反手将房门合上,插上门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