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替父从军(1 / 2)

第29章替父从军(第1/2页)

傍晚。

孟旭一家人围坐在桌边,气氛非常凝重。

从碧波潭练武归来的孟天明,已经从父母口中得知了九江县让各村甲首颁布徭役的事情。

每户至少出一个五十岁以下的男丁,他们家虽有四个男丁,但真能上战场的也就孟旭与孟天明二人。

送孟天凌和孟天策过去包是沦为炮灰的下场。

孟天明嘴唇微张,想要说些什么,但又难以出声。

这次征兵,谁也不知道要去多久,隘口现在有多危险,最后还能不能活着回来。

自己好不容易才让李茂生答应了与清清的婚事,只待这阵蛮兵出山的乱子稳定下来,父亲就会找个良辰吉日去李家为自己提亲。

可这场突如其来的徭役直接打碎了这场美梦。

孟天明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九江县给了五日期限,但三日内就得去县里报道,还真是不给人喘口气。”

孟旭指节轻轻的在桌面敲打,表情好似在思索什么,片刻后才缓缓说道:

“反正县里那边的要求是一户至少出一人,爹还没老到走不动道,举不起刀,这征兵哪有老子不去让儿子去的道理,此次的徭役名额,就让爹来吧。”

谢雨兰一听,面色更是愁苦,想要说些什么又闭上了嘴。

屋中都是至亲之人,无论家中谁去巡山司参军,她都万分不舍。

孟天凌赶紧出声:“大哥要娶媳妇,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都不合适,要不还是让我去吧。”

孟天明不禁失笑,见二弟都有这般勇气,心中原本的犹豫在这一刻瞬间消散。

“二弟你这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遇到蛮兵恐怕一刀就能把你脑袋给剁下来,你去凑什么热闹,还是好好在家里待着吧,

父亲,你也无需奔波,二弟说得对,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巡山司如今战况不明,你绝不能出事,这徭役还是让我去吧。”

孟旭皱眉:“明儿……”

“爹,我不如你,只有你待在家中才能稳住孟家,留下我,那孟家的将来又该如何呢?你知道我在说什么,此事不用再议了。”

孟天明对着父亲使了个眼色,神情坚决的摇了摇头。

孟旭哽咽,颤抖的将话语给咽了回去。

他知道大儿子说的是什么,自己作为玄镜镜主,有为孟家看守玄镜的重任,这事妻子和儿子都是知晓的。

只有借助玄镜,孟家才有一步步崛起的可能。

所以如今孟家谁都能先死,就孟旭不可。

为了孟家,为了多年前秋收的那个夜晚,父亲口中给兄弟二人讲述的远大蓝图。

孟天明愿意做那为家族崛起而前仆后继的第一人。

哪怕牺牲自己的性命,放弃自己的儿女情长。

佃农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孟天明从小饱尝辛酸,所以他盼望孟家的后代子孙永远都不用再承受那种苦。

“徭役这事,我现在就去跟清清说清楚,爹,娘,放心吧,我如今实力参军后,应该还是能自保的。”

孟天明起身说道,随即便奔出了家门。

看着大儿子的背影,孟旭目光严肃,对妻子询问道:“雨兰,如今我们家攒了多少银两?”

“算上你领回来的官府悬红,目前还有178两。”

“都拿给我,我明日去九江县一趟。”孟旭轻声说道,眼神思索,不知在想些什么。

——

九江县颁布徭役一事,宛如重石坠潭,一击掀起千重浪。

整个柴桑村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陈家和吕家还好,两家老爷除了正妻还纳了几房小妾,家中孩子不少。

根本就不用发愁送谁去参军的难题。

反正少了一个,今年大不了就再生一个,多大点事。

而那些本就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贫农佃户可就惨了。

原本家中就只养活了一两个孩子,都等着长大后能够帮衬家里,增加劳动力。

现在突然要被带走一个去参军,无异于晴天霹雳,雪上加霜。

不少农户连夜偷偷跑去吕家,希望能通过上缴人头费的银两,让吕家甲首将自家男丁的名字给从黄册上抹掉,如此一来便可暗中逃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章替父从军(第2/2页)

结果却从吕家家主口中得知,九江县县令对此早就提前有过交待。

此次徭役任何人不得收取免役银,违反者无论富户佃农,连带着甲首、里长一同掉脑袋。

有这禁令颁布,就算吕家敢动歪心思,陈家都不敢惯着他,怕是直接就连夜上报到九江县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