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组合拳下来,刚柔并济,恩威并施,足以让郭长友这样桀骜的悍将,彻底放下心底那点不服,老老实实地回到公司的轨道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6章做领导的学问(第2/2页)
这,都是语言的艺术、领导者必备的学问。
没有前世那半辈子的锤炼,江振邦也是做不到如此信手拈来的。
……
“兴科在奉阳的新址,基本就定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了,但关于设计和建造,建设厅的意思是最好找奉阳当地的建设工程集团…这是全民所有制的国企,听说口碑还可以。”
“我已经让他们出了计划书,咱们先看看再说,或者找多家公司搞个竞标?但搞竞标的话,会不会伤了建设厅和穆省长那边?这是我比较犹豫的。”
午饭,是江振邦让秘书打到办公室吃的。
他一边吃,一边和副总裁兼行政后勤部的部长高志远、以及刚上任不久的人力资源部部长林秀峰聊着工作。
兴科集团的摊子越铺越大,他这个董事长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听取汇报上。
高志远是老人了,原来是锦红厂行政副厂长,也是最早投靠江振邦的人之一,办事很稳妥,又有野心,能力也在随着公司发展飞速进步。
林秀峰则是兴科的新人,三十四岁的中年男性,文质彬彬,气质儒雅。
说起来,他还是江振邦在奉阳大学的老师,曾任校团委副书记,但林秀峰觉得没什么钱途,有了辞职下海的心理。
去年十二月初,周明德副校长便推荐了林秀峰来兴科工作。
江振邦经过和对方的交谈过后,发觉林秀峰在人际沟通、情绪控制和组织协调上有过人之处,性格沉稳又不失锐气,加上学院派的背景,在不少高校都有一定人脉,很适合做HR。
于是,江振邦便让林秀峰主导招募小灵通研发团队的工作,事实证明,人家完成的非常出色,所以,林秀峰便迅速被提拔成了兴科人力资源部部长。
江振邦道:“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问题不要考虑,穆省现在还是比较单纯的,省里对兴科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那些牛鬼蛇神不敢对兴科乱伸手。”
“所以,对奉阳的研发和基地建设,我依旧是那两点要求,追求速度与质量的平衡,钱可以多花一点,至于你选哪家公司我不管。”
江振邦继续道:“反正如果工程延期了,或者工程质量出了问题,那我就找你高志远的麻烦。我是给你充分放权的,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也别辜负我的信任。”
“好,我明白了!”
高志远点了点头,把江振邦的话记在了心里。
他清楚这位年轻董事长的风格,授权给得足,但问责也来得狠。一旦应承下来,就没有任何借口。
江振邦又看向林秀峰:“林部长,小灵通项目组那边,后续的人才招募进度怎么样了?”
林秀峰沉吟道:“目前按您的要求,主要从京城、沪市和西京那几所顶尖的邮电、电子科技大学里挖掘应届的硕士博士,还有一些在研究所里不得志的中坚力量。进展还算顺利,您给的条件很优渥,少有人能拒绝。眼下有三十二人,预计过了正月十五,就会来兴科报到,只是……”
“只是什么?”江振邦追问。
“只是我发现,郭组长那边,似乎更倾向于招他华未的老同事,或者是有海外背景的人。对于咱们国内院校刚毕业的学生,他好像……不是那么重视。”
林秀峰措辞很小心,但意思表达得相当明确。
这又是“精英派”的山头主义在作祟。
毫无疑问,无论郭长友在主观上有没有立山头的想法,他的一切客观行为都是在把他麾下的团队,打造成一支血统纯正的国际纵队,巩固自身的地位……
有能力的下属,就没一个能让领导省心的!
刚入职多久啊,就他妈想立棍了?
江振邦夹了口菜,慢慢咀嚼着,心里庆幸,幸好啊,自己敲打的比较及时,否则再放任下去,以后想收拾,那就得付出代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