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许冠阳陷害陈越的阳谋“出炉了”(第1/2页)
就在陈越沉浸在自己的“大数据分析”中时,紫禁城的另一端,许冠阳也正展开着他的新一轮阴谋。
第二天上午,乾清宫暖阁内,许冠阳正躬身向皇帝呈递一份精心准备、装帧精美的奏陈。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簇新的仙鹤补子官袍,显得格外郑重。
“陛下圣明!”一见到朱祐樘,他便先送上了一顶高帽,“自陛下下旨规范铜针以来,太医院上下无不感佩陛下整饬医典、防微杜渐之远见!”
朱祐樘听了,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许冠阳见状,立刻话锋一转,图穷匕见:“只是……臣近来听闻宫中嫔妃、公主们私下议论,言说铜针虽好,终究是金属利器,用于凤子龙孙、六宫粉黛之金口玉齿,总显得有几分‘刚硬’,与我宫中温润雅致之风尚,略有不符。”
他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帝的表情。
“臣斗胆设想,”他抛出了精心准备的诱饵,“若能研制出一种‘非金非玉’、晶莹剔透、既能有效洁牙、又能作为精巧摆件赏玩的‘水晶洁牙匕’,那才真正能彰显我天家之气度,与宫中的美玉名瓷相得益彰。此物若能功成,亦是陛下仁德教化、泽被苍生之体现啊!”
“晶莹剔透”、“赏玩之趣”、“泽被苍生”……这几个词,直接挠到了朱祐樘这位文艺皇帝的痒处。他本就对各种精巧的器物抱有浓厚的兴趣。
“哦?”他的眼中,果然流露出了一丝感兴趣的神色,“此物……当真能造得出来?”
许冠阳心中大喜,知道鱼儿已经上钩。一个借着皇帝的“兴趣”而设下的、全新的、更具杀伤力的难题,即将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陈越的肩上。
皇帝的口风很快传到相关衙门。陈越拿着那道“着陈越酌情办理,各相关衙门予以配合”的模糊口谕,踏进了工部衙署。接待他的是位姓钱的工部郎中,乃是许冠阳远房侄女婿的同窗,面上客气,言语却滑不溜手。
“陈大人,久仰久仰!您这‘水晶洁牙匕’的构想,真是别出心裁,听着就雅致非常,令人神往啊!”王郎中捧着官窑青瓷茶盏,慢条斯理地吹着浮沫,笑容可掬,“可这水晶雕刻,非是寻常匠人能为之,需得寻访苏杭或是滇地的顶尖巧手,这些大师傅,工期排得满满当当,价钱嘛……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再者,要雕琢器具,需得通透无瑕、毫无绵裂的水晶料,这等料子本就难得,多用于贡品,价格堪比黄金啊,而且数量有限,需得提前一两年预定。”
最重要的是,”他放下茶盏,双手一摊,露出爱莫能助的表情,“工部行事,最讲究个规矩章程。您这‘洁牙匕’具体是何形制?长短、厚薄、弧度有何讲究?有何特殊功用?需得先有详细的图纸说明,明确用料、工时,做出预算核算,再经御用监批准备案,纳入采买序列,工部才好依例承办呐。这一套流程走下来,顺利的话,没个一年半载,怕是……”
他语重心长,字字句句都在程序、技术和成本上打转,背后若隐若现的,是许冠阳那张阴郁而得意的脸。
很快,司礼监又传来更明确些的口谕,皇帝肯定了这设想,让陈越“尽心竭力,务必制成”,但话说的好听,依然没有追加一分一厘的拨款,意思很明显:东西我要,面子我要,钱你看着办,事你得给我办成、办好、办漂亮!
一道看似是“恩宠”的圣旨,转眼间就变成了一个技术、材料、程序三重壁垒,外加资金断流的无解死局。许冠阳的这一招阳谋,玩得确实高明。
从工部回来,陈越一头扎进了值房,在桌上铺满了桑皮纸,拿起炭笔开始写写画画。
小禄子气得脸颊鼓鼓,一边给陈越换上新沏的六安瓜片,一边忿忿道:“大人!这分明就是许冠阳那老匹夫使的绊子!水晶?还要晶莹剔透?他怎么不让您直接上天摘星星,用那北斗七星给您磨一把呢!工部那钱郎中,一看就不是好东西,跟许冠阳肯定是一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