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沪江大学的一则通知在网上炸开了锅。
《沪江大学关于2004年研究生报考的提示性通知》,通知中提到,建议“本科学校社会声誉不佳的学生”谨慎报考。
浦江理工的机房里,空气仿佛凝固了。电脑屏幕的蓝光映照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每个人的表情都写满了愤怒。
“沪江以为自己是谁啊?”有人砸了下键盘。
“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歧视吗?”
“有种把我们学校名字挑明啊!”
机房里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怒火在年轻人之间迅速蔓延。
萧明远坐在角落,看着这则通知,眉头紧锁。他对象小琪在读历史专业,原本打算报考沪江研究生。现在这个通知,无疑给他们的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实这样也好,”褚浩拍了拍他的肩膀,“小琪留在本校,你们也不用异地。”
萧明远勉强笑了笑:“我已经劝她报考东方师范了。”
“高!实在是高!”褚浩竖起大拇指,眼中闪过一丝羡慕。
在工科学校里,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生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在师范学校,情况就完全相反了。这是个公开的秘密,但现在显然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
沪江大学这则通知,无疑是在正面硬刚浦江理工。这场高校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网络上的舆论战已经打响。各大论坛、贴吧里,支持双方的帖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沪江这是仗着自己是百年名校,就看不起人?”
“浦江理工现在不也是顶尖学府吗?凭什么被这样对待?”
“你们懂什么,这是学术圈的内部较量。”
争论越来越激烈,甚至开始波及到其他高校。有人站在沪江这边,认为维护学术尊严无可厚非;也有人支持浦江理工,觉得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打压新兴高校。
与此同时,浦江理工大的校长办公室里也在召开紧急会议。
“必须要有所表态。”一位副校长拍着桌子说道。
校长揉了揉眉心:“要稳妥,不能操之过急。”
“可是学生们都等着看我们的态度呢。”
“正是因为这样,才更要冷静。”校长站起身,走到窗前,“有些事,不是我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会议室里陷入沉默。大家都明白,这已经不是两所学校之间的简单较量了。
夜幕降临,浦江理工的机房里的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空调的嗡嗡声在这一刻显得格外刺耳。
褚浩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金城,抽出一根递给萧明远。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眼神里带着几分羡慕。萧明远的女儿小琪考上东方师范,这在当下的形势下,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老辛啊,”褚浩吐出一口烟圈,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等小琪到了景华师大,记得给我介绍几个好苗子。现在这行情,能进名校的学生都是香饽饽。”
萧明远正要开口,却被隔壁传来的一阵惊呼打断。
“我操!浦江大学、景华师大、浦江外语...一堆学校瞎掺和什么?”一个年轻教师的声音里充满了不可置信。
机房里的人纷纷打开电脑查看消息。映入眼帘的是浦江大学大学的公告:鉴于考研人数激增,为维护生源质量,建议本科学校声誉不佳的学生谨慎报考。
东方师范和浦江外语的公告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换了个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