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下,他翻开了《平凡的世界》。不是从第一页,而是随意地翻开。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铅字,那些关于黄土高原、关于生存与奋斗的文字,此刻读来,竟有了截然不同的意味。孙少平在矿区挣扎求生的身影,似乎与某个在田间地头笨拙劳作的影子重叠了。他不再是隔岸观火,而是感同身受。
他看到一处描写主角在极端困苦中依然坚持阅读的段落时,手指停顿了。他想起凌霜在灯下蹙眉思考的样子,想起她谈起理想时眼中闪烁的光。那个女孩,像一株顽强的小草,在石缝里努力向着阳光生长。而自己呢?就因为一次跌落,就要永远趴在泥泞里吗?
“不辜负她的期望……”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落入他荒芜的心田。他放下书,拿起那本崭新的笔记本。翻开硬壳封面,雪白的纸张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他拧开凌霜留下的那支半旧钢笔的笔帽,笔尖在煤油灯昏黄的光晕下闪烁着微光。
他该写点什么?写满腹的牢骚和绝望吗?不,那不是她想要的。她送他笔记本,是希望他记录“所思所想”,是希望他还能思考,还能向前看。
笔尖悬在纸页上方,久久未落。最终,他深吸一口气,用力写下了一个日期,然后,是新的一行字:
“今日,收赠书三册。当静心读之。”
字迹有些僵硬,却异常清晰、用力。写完这行字,他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靠在椅背上,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气。胸腔里那股翻腾的情绪似乎平息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却带着一丝微弱光亮的决心。
这是一个无声的承诺。对他自己,也是对那个已经踏上归程的姑娘。他可能依然前路迷茫,可能依然身处困境,但至少,他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任由自己沉沦下去。他要试着,像她期望的那样,在平凡甚至灰暗的日子里,寻找一点不平凡的意义;要像钢铁一样,经过锤炼,变得更加坚韧。
他将笔记本和书仔细地收好,放在枕头旁触手可及的地方。煤油灯的光晕温暖而坚定,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这小小的一隅。窗外,秋虫唧唧,夜色正浓。但在这个破败的小屋里,一颗冰封已久的心,因为一份珍贵无比的礼物和一个无声的承诺,似乎开始有了极其细微的、解冻的迹象。离别的愁绪依然弥漫,但一种新的、克制的力量,正在悄然滋生。